有一句话,见得多: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语出作家罗曼·罗兰。

朋友圈用用,它当然就只是鸡汤。

浮躁,可能产生盲区。

有一档豆瓣评论人数不足的真人访谈节目,看完后,Sir敢说,所有人都会肃然起敬:

世上正有人默默捍卫我们热爱生活的权利。

《致敬中国英雄》

...

第三人称视角,邀请任达华、林永健、吴尊、万茜等明星名人,暂熄社会光环,担任记录者,走进各种英雄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中国英雄离我们如此亲近。

大音希声,越是撼动人心的故事,起落越是潜行无声。

今天,10期节目说三则,你会发现。

除了牺牲、勇气、奉献等惯常描述,英雄的轮廓包藏着更多令人动容的纹理。

...

白手套

伤疤是男子汉的勋章,初听,没毛病。

可是,有人却羞于展示“勋章”。

排爆老兵,45岁的张保国平日里总戴着一副白手套。

手套下面,永久性伤疤,像一层洗不掉的老泥附着在双手。

老张,真心不愿意被人看到。

他觉得并不太光荣,那么多年,承受更多的是愧疚:担心伤疤会刺激家人的担忧。

这份心疼让他很有压力。

这伤疤,也有历史原因。

...

山东省,济南市。

这里有许多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炮弹炸弹。

在网上搜索“济南 工地 炸弹”,显示的关联结果数十分惊人。

...

排爆员,便是面对这些炸弹的一线人员。

张保国,从事排爆工作已经近30年。

平日里,他会逛电子市场,采购些新产品回去研究。

总是笑容满面,如果不是那双白手套,他看起来就是隔壁憨厚的大叔,走道碰到跟你打个招呼。

...

作为特警支队排爆中队负责人,有突发警情,这位队长脸上的笑容立马消失了。

中队接到报警电话, 某工地发现一枚疑似炸弹物体。

赶往现场的路上,记者问遇到这类情况什么感想。

平时和蔼的张队,竟然没回话。

因为正在一门心思思考怎么应对,以至于根本没听到记者的问题。

...

到了第一现场,他当机立断,自己穿上搜爆服上阵。

在实地考察了炸弹情况后,他把炮弹放进垫了土的纸箱内带回。

全程动作动作小心,从航拍画面看,对待炸弹的动作,就像对待一个婴儿一样轻柔。

...

...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炸弹会在何时突然爆炸。

2005年3月2日。

张队长在销毁一批炮弹和火炸药时,一枚发烟弹遇到空气自燃。

为了不造成大规模爆炸,他踢掉了发烟弹,自己却被大火裹住……

...

这次意外造成张保国双手深二度烧伤。

经过植皮,烧伤才逐渐愈合,可双手也留下了永久性伤疤。

...

...

他描述当天的经过时,语言里透着质朴,可就连旁观者都听出了痛感,他自己却风淡云轻。

...

可他完全不介意受伤吗?

一副白手套成为他的皮肤。

...

他总把伤疤遮住,他的家人也似乎习惯了收起担忧,尽量表现得坚强。

大叔也有老父亲,在录制要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时,沉默不语,偷偷抹泪。

太危险了,他学的这行

他不干别人也得干去

咱这孩子怕危险

别人的孩子干去也是一样的

孩子学的这行,他又懂这行 

他又知道的多,有什么不能干呢

...

...

读高中的女儿,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老爸别穿排爆服,别剪线了。

她担忧爸爸的安全,可自己却想报考刑警。

...

...

出院后,张保国又回到了中队,那时妻子便知道,让他换工种,是不可能的了。

从此,能活着,成了家人对他的唯一期待。

电影里,面对炸弹需要剪线,黄的蓝的二选一,主角总会剪对。

现实中呢?

一旦错,付出的代价可能是生命。

...

张保国已经对“怕死吗”这个问题麻木了,想的功夫又耽误多少事。

年华似水,一串数字像被打磨得发亮的鹅卵石,沉淀在岁月的河床:

从事排爆工作20年,成功处置涉爆现场100多次、废旧雷管30余万枚、导火线50余万米、导爆索1万余米……

这个故事在说:

伤疤就是伤疤,它的意义只是表示,发生过。

英雄是笃定的习惯,背离虚名,长期作业,节奏不乱。

...

我还活着

香港影帝任达华演惯了风云大哥,自带一股气场,不怒自威。

...

可是,当他作为记录者走进真正英雄的生活里,角色被剖离,影帝的目光有不亚于银幕的微妙、细腻。

戏剧设定的生死,遭遇无法操控的生死。

对话,交流,观者无不唏嘘、动容。

...

山西省,闻喜县。

此地有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多处古墓群,多年来盗墓现象频发。

其中侯氏集团,更是以盗墓、倒卖文物起家,还组织领导黑社会、开设赌场,无恶不作,行事猖獗。

当地的村长,曾被他们非法拘禁20天,用7根钢针,一根一根往受害者脚趾甲缝里扎。

受害人现在提起来,都感到后怕。

...

为此,闻喜县公安局成立6.03专案,被称为“山西扫黑第一案”。

而作为公安局局长的张少华,便是黑恶势力最痛恨的人。

...

对他来说,现实生活中的危机,比电影里演的更惊险。

正如记录者任达华说的:

我们是有剧本的警察

他是没有剧本的警察

...

一种“险”来自黑势力。

在一次突发事件中,前往抓捕地点的车上,两位记录人还在闲谈的功夫,张局已经默默拿出了弹夹,给手枪上子弹。

...

...

对一线民警来说,因不确定现场情况,需随身带枪。

而并不像电视上演的那么有备而来,这类突发抓捕往往不在计划内,要根据现场情况,临时调配。

如何迅速部署妥当?

张少华先是往每一个嫌犯可能逃走的方向,派了人手。

接着带民警佯装物业,敲开嫌犯家门。

进入其家中后,只简单一个动作,就能看出他抓捕经验的丰富。

第一件事,不是抓住嫌犯。

而是直奔厨房,把有可能成为武器的菜刀,藏在不明显处。

...

出示了警员证件后,他询问嫌犯房子的归属,以及车辆的停放处,希望其配合调查。

嫌犯直接反驳他:

“车怎么了嘛?你等一下,你查清楚。”

...

在侯家黑势力眼中,闻喜就是他们的地盘。

“6.03”专案的嫌犯,何以如此猖獗?

另一大“险”来自“内鬼”。

该案组织严密,涉案成员高达几百人,侯家兄弟与相关人员织就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更触目惊心的是,在这张涉案关系网上,所有红颜色的都是公安民警。

为首的“保护伞”,竟是公安局副局长景益民,与张少华作为同事每天见面,两人关系也不错。

涉案人员中有近一半的“自己人”。

《无间道》和《破冰行动》恐怕都不敢这么写。

...

真正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外部黑势力,更来自内部身边人。

张少华不断收到跟踪、要挟,老家的母亲还收到罪犯寄的冥币。

也因着“保护伞”的存在,多名警局核心骨干被陷害进监狱。打黑打着打着,就把无辜民警打掉了。

专案组有个工作微信群,民警们无论再忙,就算凌晨五六点回到家,都主动在群里报个平安。

为的是告诉大家,“我还活着”。

...

这个案子从16年3月开始,专案组没有休息过,24小时随时待命。

为了保护家人,张少华基本不回家,平日里就睡在办公室。

但即便如此,闻喜县还有大量文物流出,追回来的只是一小部分。

唯有接到家人的电话时,他皱紧的眉才稍微舒展。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家人打来电话,他问儿子想不想他。

一个没时间顾家的干警,能和儿子有多亲?

儿子回答:

“不想,你太臭了。”

童言无忌,父爱如山。

张少华还是乐呵呵地看着通话视频。

有记者扛着摄像机过来拍,华哥暖心挡下镜头。

这中间,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屏幕,眼中有慈爱,更多的是不舍。

...

...

“6.03”案还未彻底告破。

专案组民警曾说过一句话:

黑恶不除,有辱这身警服。

闻喜县公安局民警,共同用一组数字,去践行他们的誓言:

近三年来,共打掉盗掘古墓葬团伙23个,涉暴团伙3个,贩卖毒品团伙3个,网络赌博团伙25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7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0人,扣押追缴疑似文物3155件……

...

这个故事在说:

英雄跟所有人一样,没有特权操控自己的生死。

唯一不同的是,当他们说“我还活着”的时候。

这一刻,他们又超越了生死。

这一局,勇气、智慧还有正义又赢了。

...

一声叹息

“老赖”,这词儿这种人不陌生了吧。

都知道,是指那些失去诚信的人。

至于他们赖什么,法律上有精确的描述。老赖,是这样的人: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赖工资、赖房屋、赖赔偿、赖义务、赖判决等等。

...

遇到老赖,谁不愁。

陈少华法官,平日里接触的,就全都是这些“老赖”。

法院做出判决后,还有许多后续工作要去执行。他们作为执行人员,要去面对各行各业的人。

对这些拒不执行的人,陈法官有自己的方法:

望闻问切很重要

不要贸然去下一个什么结论

有时候要听一听,看一看,了解一下

...

对方避重就轻、百般抵赖,他就强硬,寸步不让。

一被执行人要分期支付原告35万,但她不履行,还差点逃走。

陈法官在拘留所提审被执行人,看似在闲话家常,却已通过接连提问,掌握被执行人的收入、职业、夫妻关系等有效信息,并以此来判断她是否说谎。

...

对方确实拿不出大笔钱,他也理解,并促进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共识。

一起交通肇事案件,被执行人小货车撞到人,造成原告一级伤残,每天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已在医院欠费治疗三年。

法院判决被执行人还需支付85万多。

一边是令人同情的原告家属,一边是一次性拿不出大笔赔款的被执行人。

陈少华多次上门看望原告。

见过病人家属,短短1分钟不到的视频内容里,接连叹气了三次。

...

...

结合双方实际情况,他建议各退一步,劝被执行人律师尽量偿付,总比拍卖房产来得好。

最终达成共识,被执行人同意一次性赔付大部分赔偿,其余部分分期还情。原告结清了所欠的医疗费,也得以继续住院治疗。

法官必须强制执法,但没有强硬执法。

除了讲法律,也讲良知。

三年间,陈少华法官经手案件三千多宗。

每一件都意味着纠纷和调节,奔波与劳苦。

每一件也都关系着人的尊严,关系社会的公正与诚信。

解决方法没什么捷径可言,用他的话来说是,“用公心下硬功夫,用善心下巧功夫,用恒心下苦功夫”。

下功夫的结果,唯实实在在的结案数据:

2016年至2018年10月期间,陈少华共组织参与执行案件3531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98.97%,终本合格率98.75%,信访办结率100%,执结率92.61%。

这些事迹只是一个侧面,呈现出他们平日工作中的一部分。

再难缠的老赖,叹口气,也得一点点地攻下来。

这个故事在说:

英雄,也可以进入职业化。

它没有“非常突然”,却有“日积月累”。

与时间合作,千锤百炼一颗公义的心。

以上人物,也只是我们的“中国英雄”中的一小部分,其它碍于篇幅,很可惜Sir无法一一列举。

但有一群人,Sir必须要提——英雄的家人。

英雄是有磁场的。

牵引着家人,共同成就英雄。

比如:

被烧伤后张保国瞒着父母,不敢回家。

电视台报道后,他母亲第一时间赶来,一句“我的儿啊”。

四个字,再朴实不过,让平日里面对炸弹都不皱下眉头的儿子哽咽。

...

对着镜头道出对家人歉疚的闻喜县公安局民警,每个人都哭了。

他们对家人说“案子很快就结束了”,却不说“很快”背后的血汗。

放弃了个人的家庭幸福,换来所有人的平安。

...

...

唯有看到被追缴回来的文物,才露出笑脸。

文物记载下历史,也因为当代英雄的拼搏焕发新彩。

Sir愿意在今天这个节日里推荐这样一档节目,就是希望英雄的磁场更大更强。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英雄。

但。

我们可以有那么一瞬间有英雄的信念、勇气以及行动。

热爱生活,就不是一句说说而已的鸡汤。

它是心正滚烫,燃起希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