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妇女节,百年前国际上无数的女性走上街头,为了自由和平等才换来这一天。

为了让更多女性在这一天能够关爱自己,正视自己。

...

而今天在无数女神节、女王节消费的资本下,这一节日显得意味深长。

女生要革命
豆瓣:7.9

...

这一切的不公平待遇,在薇薇安眼里是逆来顺受,长久以来威尔森的厌恶行为女生们虽然内心有波澜却照单全收。

直到薇薇安劝露西:

“你低调一点,威尔森就会去烦别人了。”
但露西却说:

“为什么让我无视,我要高调,抬头挺胸。”

...

与此同时,薇薇安在自家的床底发现了母亲16岁在从事的女性运动,推翻男权世界,女生要革命。她的母亲曾经是地下朋克女性主义运动“暴女”成员。

也许受到了母亲的影响,薇薇安决定匿名派发一本女性要革命的杂志,不仅做了男性排行榜,还控诉、号召所有高中女生一起穿吊带背心。

...

影片改编自珍妮弗·马修利的同名小说,该片的导演艾米·波勒曾经编剧过《头脑特工队》以及《轮回派对》,同时她也是一名演员,在该片中担任了丽萨这个角色。

有人说这是一部极端的女权电影,太过政治正确,虽然这是帮助女性发声的电影,但电影本质上还是倡导平权。

比如学校评选最佳运动员,女足球队长没有参与的名额,而男足球队长却没有竞争年年都能得到,比如学校的排行榜,只评选女性却不评选男性。

很多时候,这种女性的抗争,并不是偏激的要求女性独裁或者一方把另一方压倒,我们想要的,不过是和男性拥有平等的权利,仅此而已。

...

但很多时候,偏激的女权和温和的女权对于发声也有着不同的情绪表达。

电影里的薇薇安,因为受到母亲的影响,可以奋不顾身的站出来,和这个社会反抗,虽然从厕所派发宣传单开始,但这项运动,却得到了很多女性的迎合,并且很快地成立了女性革命小组织。

...

而同样的和薇薇安从小一起长大的好闺蜜亚裔女孩克劳迪娅,因为家庭的原因,受到亚洲传统母亲的影响希望她能好好学习,考上医生平稳度过高中时代,她不允许她的人生出现差错,哪怕是倡导女性平权。

在美国一个亚裔女孩承受的压力,远远大于一个白人女孩,这不仅仅是来自两个母亲的差异,也来源于两种文化的差异,

但你能说面对女性想得到更多权利,克劳迪娅就没有波澜吗?

...

有时候无声女权,只是在找一个契机爆发,而不是激烈地表达,才是维护权利的唯一方式。

从2017年#METOO运动爆发开始,更多女性开始从各种方面争取自己的权利,不被污名化、女性说不要,就是不要,性别的双重标准等等....

而国内以微博为首出现了诸多的偏激女权,甚至于对于很多年轻女孩来说,“出拳”被当做一种标新立异的女性标志,争取权利不假,保持抗争也应该,但更多时候,我们也该认清现实。

...

电影中女孩们争取到女足球队长和男足球队长拥有了相同竞争最佳运动员的权利,并且会得到一笔丰厚的奖学金。

在双方对峙的过程中,无论体力还是声望,女足球队长都比男足球队长要更胜一筹,当薇薇安已经准备好香槟迎接即将得到的胜利和奖金时,男足球队长还是毋庸置疑地获得了最佳运动员。

...

电影结尾勇敢走上街头,表达意见的女性们,那一刻的光芒身为女性给予女性的力量,让每个身处当中,感受当下女性内心感动又温暖。

就像一百年前那些走上街头要求自由平等不被“私有化”的女性,那些曾经为了这一代女性能够得到权利喊着女性要革命的前辈们。

也许当下,我们改变不了什么,但未来我们一定可以看见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革命”,

想必总有人要做,也一定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