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前半段太过冗长,看完才发现,这部电影中最重要的并不是重逢,而是前半段的旅程。老爷爷在这段“逃亡”中遇到了很多人,有热爱音乐的小伙子,貌似有着丰富人生的酒店老板娘,德国人类学家等等,我所加上的这些形容词并不能够概括他们,这也是我认为这部电影非常棒的部分。比如那个德国人类学家,她的确是善良并且勇于面对历史的,但同时她也不顾老爷爷的抗拒急于向老人证明德国在改变,他们都是复杂的人,主角老爷爷看起来是一个和欧维一样固执的老头子,但他也会跟自己最爱的孙女讨价还价,也会说一些俏皮话,他不敢面对过去,又踏上了寻找过去的路(我认为这个举动就意味着他在面对过去)这不是一个宏大的故事,没有运筹帷幄,没有战场枪炮,只有简单的分离和思念,我看到一个个独特的个体。老爷爷所怀念的并不是一个宏大的族群或者伟大的什么主义,他只是怀念他的妹妹,作为犹太人死去的妹妹,一个天真可爱喜欢讲故事的小女孩,对于纳粹来说她是犹太人,但对于老爷爷来说,她只是她的妹妹。

最后的结局虽然略有些俗套,但我还是大泪目,也确实想不到有什么比这更好的结局了,并不是只有遗憾才是好的结局吧。

最后是另一个联想到的主题—遗忘,电影中,老爷爷对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我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经过德国的土地,身旁的年轻人听到他的话只觉得好笑。我那时突然在想,当我说并不是每个日本人都应该被指责等等的时候,是否也会有亲历者为此而感到受伤和冒犯?但后来我又想,我们完全应该理解那些亲历者的痛苦和坚持,不应该嘲笑他们,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观点表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现在有非常多的中国年轻人在遇到日本人的时候仍然不免涌起自己是正义一方的道德优越感,“他们是加害者,而我们可能是他们的受害者。”然而实际上,我们并不是那场灾难中的受害者,甚至也并不是受害者的后代,但我们仍然陷入一种无休止的道德职责的受害者悲情之中,滥用着这种快捷的“受害者认同”来连接我们的民族认同感,最终只会导致更多的对立和仇恨,就像是纳粹为犹太大屠杀找的理由,不也是来自于一种快捷的“受害者认同”情绪吗?同时我昨天也看到一些网友说着“中国二战死去两千多万人,可全世界只记住了犹太人。”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将“屠杀中的牺牲人数”当作一场“受难奥运”并为此攀比比拼,我们作为幸存者的“后代”,开始利用这个身份特殊化自我,那我们就必然无法再去直面历史,我们会忽略,会夸大,这是无可避免的。观点和所谓的道德感正在逐渐代替我们对历史真实的认识,历史被模糊称为一种共情。我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知道犹太大屠杀,但却不知道犹太大屠杀的过程,发展,影响,这导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所说的历史,是充斥着个人好恶和观点的,为了支撑个人好恶而做出对真相的模糊,这反而违背了那些真正的幸存者的希望。(残酷剧场中有更具体的论述)

扯出去好多,,最后说回电影,我还是会认为电影为了剧情性牺牲掉了一些故事逻辑,不过导演采取的视角是不太经常被讨论的,也很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