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对第三集那位名叫夏尔洛宝贝的美军战士印象特别深,他实在太懂事、太有教养、太善解人意了,给母亲和家人写信总是“报喜不报忧”,不让家人为他担惊受怕,无论他在炮火纷飞的滩头还是趴在枪林弹雨泥泞的散兵坑,他总是告诉家人一切都好,好吃好喝还有啤酒……在他21岁生日前8天,他牺牲了。之后他姐姐从此不再弹钢琴。

战斗机飞行员昆丁亚内森,老年时读在战争末尾给未婚妻杰姬的一封没有寄出的信也非常震撼,亚内森写完信把它折好,留在箱子里,因为他觉得,寄给他深爱的女人只会是件残忍的事(战争期间他们两三天通一次信,她的信是他的精神支柱,而这次的内容跟以往的互相祝福、鼓励与振作完全不同,因为残酷的现实让他几近崩溃)。

可以肯定《兄弟连》《血战太平洋》《拯救大兵瑞恩》……这些优秀的二战影视剧,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个纪录片里的片段(虽然纪录片是2007年的)。

还有个数据挺有意思,1941年美国生产了300万辆轿车,而整个战争期间,却只生产了139辆!克莱斯勒转为生产飞机机身;通用生产飞机引擎、大炮、卡车、坦克;福特24小时不停歇,每63分钟就有一架B24解放者远程轰炸机下线……老美的建造速度远超敌人击沉击落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