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阳》作为李沧东导演的第四部作品,继续承袭了他关注社会小人物和社会边缘群体的现实主义风格。但是相比《薄荷糖》与《绿洲》,李沧东显然开始关注普遍意义上的边缘人,从而显示出更具普世意义的内涵。
《密阳》也是非常现实主义的故事,有关希望和信仰,还有个人价值的实现。
从申爱到密阳的动机,一切的缘起来自于亡夫的故乡,儿子的点滴细节可以知道申爱来到这里是抱有对未来的憧憬的。但是邻居的嘲笑和空虚的社交场让她深感融入的压力。
虚荣心驱使她以买地为方法获得融入当地群体的通道。怎料遇到利欲熏心的脏手伸向了自己的孩子。
这时候的她崩塌了,她对金院长的排斥使她放弃了一切援助,孤身一人面对,可惜再回头已无济于事。她无望地将希望寄托于信仰,渴求原谅罪犯,但当她发现罪犯也同为基督教徒并平静地说他已经得到了主的宽恕的时候,申爱第二次崩溃。
从这两件事看来,申爱本质上是一个很较劲的人,对生活存在一定的偏执,也很自我,这本质上代表了社会边缘群体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博爱与怨恨共存。
一个个体一旦在群体中失去存在感,这种疏离感是会被无限放大的,这种自我意识也会从中激发出来,以至于无法从内心完全接受另一个上帝存在——她认为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申爱无法接受自己与世俗的落差,所以她在两次崩溃后选择最极端、最自我的方式去复仇(严谨来说应该是反抗)这个残酷的现实,不管是勾引牧师还是割腕自杀。这时候阳光又回到最初她认为的那样——仅仅只是阳光而已,生活是无望的,自我是最廉价的。
但尽管如此,申爱不认输,也不认命。她向牧师家扔石头、愤怒地离开理发店,照着镜子,剪下一缕缕头发,发丝被风卷走,生活依然要继续……
(Ps:大爱片尾长镜头,李沧东的诗性语言就定格在最后一幕——被阳光晒干一半的泥土,个人认为隐喻淹死的儿子,发丝是身体的延伸,这一镜头持续长达四十多秒,李沧东把这四十多秒交给观众:“看吧,电影结束了,生活的不幸与苦难依然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