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饰演苏暮雨的龚俊:
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想要与你对话。但看完暗河传已有一周,我还徜徉在暗河传的故事里没有走出来。听到你为苏暮雨发声“我认这坠入暗河的命,却绝不认这命运强加给我的规则”,我有那么强烈的共鸣。我意识到,在我那么多的文字里,其实还没有好好的认真的谈到你。我为苏暮雨写了至少四篇的单人分析,为苏暮雨的完美爸爸惊叹,为暗河传这部剧记录了多篇思考,为暗河家人们的爱情惦念不忘,但还没有一篇表达我对你的感谢。想来我确实是还欠一份独属于你的情。
当年看《暗河传》书的时候,我有多惊叹作者可以写出苏暮雨这样具备划时代性、复杂到极致、能解释当代年轻人迷茫也能给这迷茫注入活力的主角,就有多遗憾作者笔力有限,未能让他足够鲜活。而且作者好像自己还有些迷茫,暮雨强大的、直击人心的力量,还是没有完全被表达出来,让那么多人看完了故事还是无法看懂苏暮雨。
我喜欢苏暮雨,但我得说,看完书我也不够懂苏暮雨,只是隐隐约约觉得它不止如此。我总觉得作者笔下的苏暮雨还差一个机会。直到龚俊你将他表演出来。
刚知道你要演苏暮雨时,我相信你一定可以靠你优秀的演技,你丰沛的情感,你愿意钻研人物逻辑的勤奋,你的文化修养,你的人生阅历把苏暮雨演绎的比书中更立体。但我怎么都难以想象到,你把它演绎的远远超越我的想象。你把原著里它的迷茫、它的踟蹰、它的不被理解都用你的人格魅力,你的深情厚谊,你对它最好的解读,升华了。没有人比你更懂苏暮雨。
第一天看的时候,我就写下了《暗河传前五集记苏暮雨其人》。那时候,我真的好开心,依靠你的演绎,我开始理解最初内乱时候的苏暮雨,他还在迷茫,前路未明。所以,他回答苏止那句:大家长值得你如此吗?不值,原来是这么理解:他明知道大家长并不值得自己为他拼命,还是会坚持曾经的诺言,除了他坚守诺言的个人品格,还因为三家内乱会死太多无辜的人,有野心的人会把所有人都拖下水,吞的渣都不剩。保下大家长是对那些弱势的人来说唯一的出路。
当然,我更开心看到,剧版把这一段内乱改的更加通顺。苏暮雨的迷茫被好好的呈现,他的坚持、情义也被好好的承接。而不是像原著那样,最终内乱结束,都无几人理解。
暗河传像一面明镜,照出的不仅有江湖众人的挣扎百态,更是照出我们所有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迷茫。
所以,当故事走到鬼哭渊时,原著中我最大的遗憾是作者没有仔细描绘苏暮雨为此付出的代价。也许是作者也不忍心,他太爱他,也许是作者自己也没有想清楚,想要挣扎走出原定的规则,到底要付出什么?
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挣扎的每一个我们,当我们觉得规则让我们不满时,付出代价改变规则却没有那么容易。什么样的代价是可以承受、可以尝试的,什么样的代价不是?
这个问题,感谢龚俊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你敏锐的意识到了暮雨想要带人出来,挑战暗河的规则,是必须付出代价的。否则,作为领导,凭什么相信你这个反骨仔以后会愿意为了暗河而努力工作,而不是以后会报复我们暗河?龚俊,你不愧是真打过工,也真需要自己管理工作室的人,对于打工人和领导者的心态,都理解的非常到位。
所以你建议导演和编剧加上了“愿接大家长一剑”,这一段重要的戏份。
苏暮雨在鬼哭渊这场戏里那么美,他还有着少年人极其蓬勃的期待。龚俊你那么亮的眼睛,让我相信那一刻的苏暮雨就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十几岁少年。
当故事走到“三不接”这里时,当初我激情写下上千字,至今还有剧粉会回复我。但现在我还是有好多话要说。回忆里的苏暮雨和现实中的苏暮雨穿插对比,让我为你心疼。
面对着三官说出“我不接”时的你是骄傲的;说完回去继续练十八剑阵,做好三官不同意就搏命的心理准备你,是杀气腾腾的;而对着克叔说,“因为我有一个朋友”时的你是咽下所有悲伤、痛苦的。
你用细腻的表演让我看懂了:苏暮雨在提出“三不接”时内心抱有的期待,虽做好搏命的准备,但仍带着对组织的一线期望。但等他确切知道这一切是好友在背后替他承担之时,他已不是那个抱着期待的少年了。他此时已经发现这个组织不是他身边的这些人通过奋斗可以改变的,组织背后还有更深的阴影。他不知道还能怎么办,好像只能期待有一天能做个普通人。
你用微微卡壳的台词,时不时呆滞的眼神,用和苏暮雨一起承担大多数人误解的方式,坚定而勇敢的展示了苏暮雨前期的绝望与迷茫。
但从你的眼神中时不时流出的那股温情,面对好友藏不住的关怀,面对穆阴真这样的恶人睥睨的样子,让我们能窥见暗河白月光的魅力和特别。
“三不接”看起来是一场失败的抗争,但对暗河的心理意义十分重大,因为这就是暗河反抗的火种啊。苏暮雨让大家看见了,有人一再的挑战权威,挑战规则,他还是活下来了。
这件事情对暗河的影响大到什么程度呢?连蜘巢里退休多年的克叔都清楚的知道。这已然暗示了: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不满,没有人喜欢从生下来就是杀人工具,只是迫于严峻的现实,如果活不下来,其他的东西又从何谈起?所以,小蛇对着傀大人说出内心的迷茫,雨墨问苏暮雨我们活着的意义,他们只能对着苏暮雨问出这样的问题,也只有苏暮雨能给他们答案。
也许很多人仍然不相信我也能像苏暮雨一样幸运,但鬼哭渊走出两个人,“三不接”被所有人听到,那就是一线天光出现,改变从这里悄悄生长。
所以,苏暮雨在昌河让他走时,怎么可能不留下来?他要真是一个只想独善其身的人,就不会如此迷茫。他的善良,他的责任心,他的包容和理解,在内乱的十集中,被你演绎的如此细腻,让每一个二刷《暗河传》的人都惊呼,原来他真的拿暗河中人当家人,他对他们好温柔。
故事走到与影宗谈判之时,我们看到了想象不到的苏暮雨作为领导者的一面。你又一次用让人惊艳的表演和领悟力,让我们看到一场和影宗宗主以及暗处的浊清的酣畅淋漓的谈判。
酒壶自己掌控,两杯酒分别敬宗主和浊清,又是你建议的细节。你把苏暮雨的一切尽在掌握以及作为杀手的冷冽风采表现的令人惊呼,你让我们为苏暮雨的领导风范拜服。也让我们看到了苏暮雨绝不是只会善良,只会练剑的人。他不是天真,他是一个身处地狱也愿意去看世间善意的人,他是真正愿意为改变世间不平脚踏实地去努力的人。
有人问我,暗河传这样冷漠的江湖,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当然就是因为苏暮雨这样的人,他们让我们相信世界不是只有黑暗。处于深渊中人,也值得拉一把,他可能就会不同。
故事来到第二十二集。问剑无双的苏暮雨让我们为他嚣张霸气的一面尖叫,也让我们完全共情了他,为他不平,替他愤怒伤痛,甚至会怒其不争,质疑他凭什么优柔寡断的放过屠城的恶人。
又是你,站出来加了屋顶与父亲的谈心。这段对话,抚平了暮雨最后的不甘,也滋养了我们观众的心灵。当我们理智回归,我们都明白,已然从家园和百晓生那儿验证了自己的猜测,知道有人想利用自己对付无双城的苏暮雨,是不可能完全不管不顾杀人的。他甚至不能用黄泉当铺里父亲的剑,因为他不能牵连暗河的家人,因为他心中自有对天下百姓的悲悯,虽然他从来不提。
至此,我对苏暮雨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推翻了之前的一些误解,我写下了《写在22集:苏暮雨其人(2)》。
随着故事的深入,我一次次被苏暮雨震憾到,也一次次感受到你有多么理解苏暮雨。
当一切都快结束,得知小神医死讯时,你和原著不同的反应,你隐忍克制的哭泣是多么的懂他。你改变了原著那个好像此刻愤怒大于痛苦的苏暮雨,你赋予了他从神到人的情感。你让他作为一个有神性的人活了过来。
还有杀大皇子的那一幕,你看大皇子的眼神和看慕阴真一模一样。你用这个表演闭环了这部剧的内核:高高在上的皇族与底层人物没有不同,人格的高贵才是真正的高贵,人格的低劣是身份无法掩盖的低劣。
苏暮雨,一个可以寄托我理想的书中人活过,感谢龚俊,带他来到人间。
这部剧,带我见证了你在表演中的掌控力,组织协调力,理解人物的能力;见证了你真诚的表达,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向上的心态。
你不仅已经是一个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你也已经是一个值得青少年模仿的偶像。
感谢你,也祝你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