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我說蘇暮雨是符合我們時代主題的人物,他能解釋當代年輕人迷茫,也能給這迷茫注入活力,具備劃時代的意義。我絕不是因為太喜歡這部劇就在誇大其詞。
...
我具有教育工作和心理工作的雙重工作屬性,同時也是當代迷茫的年輕人中的一員。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當代年輕人的虛無感、無意義感、孤獨感、過度自由的後果等問題就是我的工作議題和生命議題。
我清楚的知道,解決了溫飽問題的當今時代,解決以上心理需求對我們這一代人以及更年輕的人是多麼嚴峻的挑戰:沒有前路可以躺平繼承,沒有長輩可以托底順應,因為他們和我們面臨的挑戰完全不同,他們已經确認的路不适合這個時代。
我一直認為,蘇暮雨的“執劍是為了什麼”,不是他一個人的提問,是包括作者,主創團隊,我們觀衆們所有人内心的提問:
學習是為了什麼?工作是為了什麼?賺錢是為了什麼?活着是為了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長輩們給的都不夠好,甚至沒有意義,我們得自己找答案。所以,高校小考中那個“執劍是為了什麼”的考題,有那麼多精彩的答案,那是我們這一輩人的真實探索。
蘇暮雨作為這部劇的題眼,在這部劇裡甚至在我們部分觀衆心裡,是精神領袖,他的回答就是給我們自己的回答。因為他的努力是落地的,他給了我們現實生活裡迷茫也可以走下去的信心。
劇裡一開始,暗河好像走在了絕路上,内亂的前十集無論打的有多麼精彩,大家的情感交換有多麼的層次豐富,所有人能想到的最好辦法,無非是改變暗河的領導者,讓大家能活的輕松一點。
就像現實中我們因為不合理的工作時長等問題引起的憤滿,我們好像隻能寄希望于換一個更有人文關懷的領導或者公司。
但是蘇暮雨看見了更深刻的問題,是制度和生産力還不足以支持人們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隻換領導、換公司是治标不治本,我們需要自己去趟出一條新路,需要不斷的變革。
所以一開始他想解散公司,讓大家自由求職,後來他發現這是行不通的。他在不斷深入了解的過程裡,發現這樣他自己固然可以,但更多沒有他能力強的人是沒有辦法活下去的。
他最偉大的地方在于,他擔起了這份并不是他必須要擔的責任,帶着所有人一起找新路。
這是新時代年輕人的理想主義。在自由思潮如此盛行的當今,我們愛的、期待的、想要的,願意努力的方向依然是帶上所有人。是有能力的人不放棄弱者,是整個社會還具備能看見弱者的能力。
固然有更多劍仙之類的人,我們也會很喜愛慕詞陵這樣探索自我的人,但會帶給我們最深的力量的永遠是蘇暮雨。會讓我們反反複回味,難以走出來的還是蘇暮雨這樣的人格魅力。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就一定會遇到困難,遇到失敗。但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希望自己成為這個改革中被犧牲、被放棄、被優化的部分。蘇暮雨就是這樣的一位符合理想期待的領導。他告訴你改革不是必須犧牲他人成就自己,改革要有雷霆手段,但更應該有對每個人不容易的理解,對每一個弱者當成家人去保護的仁義。
他是理想的領導,也是堅定不移走在實現理想的路上的化身。無論我們想成為他這樣的人,還是想成為被理想中的領袖庇護的人,都能在他身上汲取到力量。
文藝作品中的人固然是虛構的,但是這份力量是大家共同認同的,這本身又何嘗不是一種互相支持呢?
所以我對龔俊把蘇暮雨如此成功的演繹出來會這麼激動,因為這本就是我的人生議題和工作價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