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5,勉强打四星。
观感一般,前半部分由于英文字幕没看进去。
青年巴黎和巴黎青年,那时的确是座很有活力的城市,让人想起上世纪末的北京。有思想有胆识,有政治激情,受存在主义等思潮影响。五年后68的五月风暴也有根基。
本片作为真实电影的拍摄使我收获最大。全片没有演员,只是年轻人采访的对话和观点集合。亮点在结尾跳脱出的阐释和复盘,尤其对创作者很有意义。最后导演拉资方的费力说服,为本来就真实的电影在自反现实维度又增进了一分真实。
ps. 应该是看的第一部真实电影?
维度 ★(1-10) 级别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7.2 B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78 B+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7.1 B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7.8 B+
选角/表演 8.3 A-
25.6.12投影仪
真实电影鼻祖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一双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评析《何处友家》与《小鞋子》
公众号图文版:“一双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佳片导赏《何处友家》与《小鞋子》 - 微信公众平台引言: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评析两部伊朗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一部是著名导演阿巴斯的成名作《何处友家》,另一部是十年后马基德的成名作。二者在 ...
观感-札记
简评:B-,6.5+第一次看了半截弃了,拖拖拉拉一个星期、零零散散看了四次才看完。没什么体会,只觉得形式过僵、故弄玄虚,实在空洞无趣。色彩、构图,画中画、框中框。极致的清晰和干净,(和作品中绘图师一样)每个画面都经过精心严格的控制, ...
建筑师的使命与宿命
评分:A-8.0这次观影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格林纳威,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电影。中途还对这部电影的价值有些许犹疑,直到结尾一刹生出顿悟之感,想起立鼓掌。作为艺术家传记,本片不同于《梵高》、《卡蜜儿》将叙述重心放在生平履历上,即便对私生活的 ...
随性吐槽
C+来晚了半个小时。旁边的人咯咯大笑不止,这样的影片有大银幕和互动是正常的,不过还是无法忍受此二者。多次想离场,为何要花费五十块和三个小时的宝贵时间投入在这样的娱乐消遣中?终于完全被淹没了,昏昏欲睡。从视听风格到内容完全无感,斯科塞 ...
《齐泽克》-简评和札记
A-正在读第一本他的书《斜目而视》,再来亲眼看看这位活生生的思想者,从不同的角度再度接近这位伟大的智者。依旧十分亲切的形象,然而今天也有因其伟人光环形成的遥远距离了,他在世却如同逝世。(容许我胡吹一段)他拥有举世无双的极端聪慧和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