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形象。
狂儿演员的404我是看过的,于是有了一个年下大狗狗的刻板第一印象。到底是演员,这次演狂儿也有一番自己的风格。
虽然不能做到变成和原作中一样的“浓颜系”帅哥,但演技完全能把这部分补足呢。
聪实演员真的是15岁(可太刑哩)。可爱,秀气,非要说的话不是长方脸。不过应该是画风问题啦,所以还算比较贴合。
然后是性格。
真人版的聪实更淡定一些。
我对漫画版聪实的过去印象,是他多数时间都很害怕、惊恐(漫画里经常冒汗,颤抖眼)。所以看真人版的时候,难免会觉得除了两人初见、大佬聚会和手指那一趴,聪实未免太淡定了。
简单来说就是太过自然地接受了狂儿的存在,并且放肆了起来。
不过倒是也别有一番风味,比原作更让人觉得狂儿你一个黑心企业家二把手为什么莫名其妙这么宠这素不相识的孩子啊!
漫画狂儿在我的印象是超没距离感。
记忆里十次有九次都是把小孩圈在怀里的(危险),然后眼睛貌似深情地说着些逗弄的话,以致于后来知道他是小白脸出身完全不意外。
真人版的狂儿相对来说只是贴着坐,好像好了很多,也没有漫画版那种一闪一闪的深情双眼(很难实现)。变成了一种奇妙的氛围感,也很sexy。
最后是情节。
最大的改编是聪实自己如何应对变声期的部分。两者各有千秋。
原版漫画的聪实勉强支撑,珍惜时间。他在发现自己开始变声后,本人一直在努力地勉强自己进行合唱,然后被老师、部员和田发现。
影视化的聪实拒绝开口,边焦虑边摆烂。所以他主动地逃避到了放映部,被部员发现质问也轻飘飘揭过,被老师留了后手反而安心离开了。
两版后面聪实对狂儿发怒的情节都没变,相比来说原作的因果关系更能成立一些,影视版的聪实说出“你根本不知道我有多么努力”类似的话难免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倒不如换成喊“你不知道我有多难过、迷茫”。
并且,这种态度也决定了高潮部分聪实去勉强自己为狂儿唱镇魂曲这一情节的出发点。
漫画版的聪实是即使勉强自己也要参加最后一次唱歌,可见合唱对于他是如何地重要。而这样的他,因为担心狂儿,能够放弃最后一次的、重要的合唱,去找寻生死不明的狂儿本身就已经很有力度了。
影视化版的聪实放弃合唱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而他愿意为了狂儿去开口唱歌,去直面自己的“不堪”的嗓音,倒是成了高潮。这某种程度上是拔高了狂儿对聪实的人生影响力。
我本来是更喜欢漫画的情节的,但写完了我发现,影视化版似乎也不错。????
第二个点是把狂儿名片从沙发后移到了背包口袋里。这个我觉得有点遗憾,能理解影视化为了缩减情节量而做的必要处理。
但是原版聪实在多年之后发现这张名片,再经由它想起过去美好回忆的表情,不能拍这个实在太可惜了!
那种夹杂着惊喜、羞涩,再偷偷地把自己亲手丢掉的名片拿回来捂在手心的可爱模样,啊,看不到我真的抱憾终身!
影视版利用自身优势比较妙的点在于加上了影视部和合唱部的情节。电影画面、观后感和歌词都很直接地表达了聪实和狂儿相遇之后心境的变化。或许也是比漫画更容易看进去的点吧。
其他的,诸如影视版删去了送草莓、聪实哥哥,修改了和田的性格、增加了对应的戏份,增加了电影部,副部长和女部员,家庭的戏份等等之后再聊吧。
后记,
太上头了,如果不记下来感觉很对不起上头的自己。
在看电影之前,山和老师的原作《去k歌吧》,我是看过的。当时我被吸引过去看是因为一句网友的推荐语——不是bl的、男子间的暧昧互动。大意是这样。
我很感兴趣这种,非爱情的真挚感情。
当初应该也是看完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很被戳中的感觉,对比现在看完真人版之后的激动心情,仔细思考了一下原因。
首先应该是和原版漫画多大段文字对话的形式有关。
这种故事注定不会像热血的少年漫或者激动的少女漫一样那么波澜起伏。
所以如果是我这种更习惯于看动画、电影的人来说难免就会觉得无聊,进而看不下去,然后忽略掉里面那些小细节。现在想想真是可惜。
不过还好借由影视化我又重温了这一遍。
虽然影视化比原作有相当一部分出入,但能听到聪实用变声期唱红的真实歌声实在是太棒了,那段我看得又想哭又想笑。
所以两个人什么时候演第二部,我要看他们一起吃饭!
最后的最后,回顾漫画之后发现了这个,影视化删掉应该是斟酌过的,演出来要报警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