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无论你想更深入了解美国文化,还是已经身处其中,《美国小说》都能让你有所收获。

09/14 Academy Museum of Motion Pictures
导演兼编剧Cord Jefferson与社会学家Dr. Patricia Hill Collins映前谈

...
9月14日其实是星期六…这个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Impeccable--年内看过数一数二喜欢的电影!
自认为跟这部电影很有缘:剧本改编自我校英语系杰出教授Percival Everett世纪初的小说,恰巧看到电影学院推送的在电影博物馆的活动,最近处在非常低谷的时期,不仅身陷似美非美的漩涡中,还偏偏有出版的想法。可能这些让我更加感同身受了吧…

有料的台本、一气呵成的故事线、精妙的镜头语言,把伪善的、居高临下的、装作在意的白左教育系统、出版业、资本运作、电影拍摄、文学评论评奖机制都讽刺了个遍。

美国社会无疑是撕裂的:不同的阶级、种族、文化、教育程度造就了各异的圈子,也让人们活在一个个泡沫中。不仅如Monk所说,白人对黑人的认知是扁平化和过度简单化的,美国社会各个圈子相互的叙事也是以刻板印象为主。即使他们看似在乎,但大多数人都don't give a fuck.

而恰恰相反,普罗大众对文学和象牙塔的盲目崇拜导致了他们认知的过度复杂化。明明只是矫揉造作、甚至胡编乱造的文学废料,被出版社和广大读者奉为圭臬,真正精彩的“小说”却被束之高阁,鲜有人问津。半只脚在学术圈,更能清晰地感受到象牙塔对社会的理(空)想乃至脱离现实。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小说在提醒精英走出象牙塔,也在提醒大众对知识分子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祛魅的必要性。

美国的面子工程一点不少,佐以每个时代的各种华丽修饰与名目,本质却从未改变。从最高法院大法官Clarence Thomas被当作花瓶的职业生涯,到现如今高等学府的DEI,尊重依然流于表面。这点上,我很认可Monk反感以色列人的观点。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归以人性为本的视角。

美国小说跳脱出了主流的好莱坞式电影流水线(在此点名拉踩芭比),这在票房上也得到了直观体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还不够真实。以黑人为主题的电影主要描写黑人自然无可厚非,但现实里并不只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的对立,还有拉丁裔和亚裔、移民、政治立场等等诸多因素。当然也不能要求太多,一蹴而就也是不现实的。

即使抛掉上述所有,美国小说本身也是足够尖锐的一部讽刺喜剧,很有梗,很好笑。

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Monk创作过程中三个人的对角戏;经纪人三瓶酒的比喻;白人评委以3比2决定Fuck获得文学奖,白女评委说“我们要聆听黑人声音”时,白人与黑人隔桌对立的镜头;影片最后的三个结局。

再回看这部电影斩获美国电影学会23年度十佳电影、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喜欢这部电影的评委和观众们(包括我),是否也是它讽刺的对象呢?我们到最后,是否也成为了惹我们发笑的白人评委、白人出版商、白人导演、白人读者呢?当电影照进现实,讽刺的意味便更深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