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是法式浪漫主義和烹饪藝術交織的第七藝術——看完你就會理解做飯為何被稱為“廚藝”,也能稍微領會“惟将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等等悼亡詩是在什麼心境下寫就的。

全片除了接近結尾有一小段古典音樂的旋律外,全程沒有任何“人工”的聲音,甚至對白都極少,卻絲毫不顯突兀。食材下鍋與高溫反應的滋滋聲、廚具碰撞的叮叮當當、屋外的鳥鳴與牛啼、以及人與人之間擦出火花的噼噼啪啪,就是最好的音樂。

食物與創造美食的過程超脫了時間而存在,悲劇的前提是崇高。

個人覺得《法式火鍋》的翻譯實在難稱得上信達雅。"The Taste of Things"有三關語義:
1. 最本身的食材的味道;
2. 男女主之間亦摯友亦戀人的情感體驗;
3. 在生命過程中對萬事萬物的感知。

如此一來,《萬物本味》能更恰當地诠釋電影的主題。(或許食物語也可以x)

在藝術史課上恰巧剛剛學過哈德遜河派的浪漫主義對美國風景、文化、乃至精神内核的影響。類似地,這部電影以堪比油畫的精緻程度描摹了法餐——西方料理藝術的巅峰——如何與法國浪漫主義文化完美融合。交相輝映,相得益彰。伴侶易得,知己難求。

有幾個瞬間非常想過這樣的田園生活:一個知音,三五好友,大快朵頤,以酒為伴,無話不談,夫複何求?這才是生活本身該有的樣子啊。

但可惜,伴侶易得,知己難求。我遇到的他們,是否算能步入彼此靈魂深處的知音?我沒有辦法給出一個确切的答案。生活也滾滾向前,再也回不到19世紀的法蘭西。

P.S. 看電影過程中是真的餓,叫它《舌尖上的法國》也未嘗不可哈哈哈哈。準備好零食或者飽餐一頓後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