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头脑特工队2,哭得稀里哗啦(是的我看什么都会哭的)

就来说说片中的几个点吧:

anxiety和joy的对比

anxiety在青春期后出现,而前面大多是joy在控制大脑,就意味着孩童小的时候是“不懂事”,或者也可以说成是神完气足,只立足当下,而不想未来;在anxiety加入后,主人公有了为未来谋划的能力,有了future的概念(是的我大JP早就说过学会为未来打算、学会牺牲现在而投资未来是我们和chimpanzee唯一的不同)。而且从后面joy基本没有计划概念也能看出来,joy的本质就是永远对现状乐观,没有joy人会陷入anxiety,frozen,动弹不得,像飓风一样被自己脑子里无限的可能性绊住,却无法走出下一步;只有joy呢,又会丧失不少未来的机会,无法为之后做准备(joy让主人公最开始出丑也是很合理的,到了一定年纪,如果再是傻呵呵的乐天派,毫无远见和打算,别人会问你,年纪长哪里去了)

其他几个情绪:

embarrassment更像是“底线”,或者说过度的self-awareness,他能和sadness处得来的原因是悲伤和self-awareness总是关联在一起的,尤其是东亚(划掉);sarcasm更多就是“我不在乎”,装酷;还有一个envi,是人在学会比较、学会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的时候才会出现。

有趣的是,这些情绪都属于“高级功能”,在青春期人们的基础情绪和高级情绪会打一架,到最后过度的anxiety得到控制(妈妈脑海中对anxiety客气友好),也不再那么容易embarrassed,sarcasm疾世愤俗被磨平,也不会不分场合envi,大家的self-awareness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于是控制我们的,还是最基础的,喜怒哀乐惧,伴我们生,也伴我们死。

关于self

这个概念在片子开头就提出了,意象真是太好了,是一棵树的形状(Jung大喊:我的生命之树,我的墨丘利!),青春期的我们,就连一个三天的camp都会让人的信念和自我认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想而知我们的console和self发生多少次变化、又有哪些情绪被抑制、哪些被放逐。

这种self的建立和更替,都来源于每一次日常的碰撞和事件的发生,如果不允许自己的self不断发生变化,害怕不固着的自我无法面对新的环境和新世界,只会造成更加恐怖的后果——自我不会消失,只会被压抑,当你发现自己心底还有那么多自己所不知道的“自己”,就像在镜子里见到鬼,可想而知那时候的shut down会有多可怕。

而你看到最后拥抱变化最快的人是谁了吗?是joy,她从不断执着要把sadness赶出去,到接受self被更替,都用了非常短的时间,充分证明,其实快乐底色更多的人,对信念固着更少,对自我的认知更柔软、更容易接受变化并且顺流而行。

而被焦虑控制的人,我想多数人都看懂了法西斯式的那一幕——也很好地用心理学解释了法西斯是怎么回事——一群对自己信念足够痴狂的人,认为他们的projection=reality,并且刚好有足够的权力按照自己的projection塑造reality,酿成惨剧。

片子似乎也在浅浅警告我们:假设信念固着,很有可能陷入像法西斯一样可怕的境况哦~(这个口吻是我脑补的,我感觉整部片子都是在“蹲下来和我说话”,道理都很深刻,但浅显易懂,没有说教的感觉,很适合青春期的孩子看。

如果说从影片中得到了什么,或许就是:

所谓自我和解,是不再信念固着,也不会害怕因为无所依靠而崩塌或失控,面对任何场面,都能灵活应对——虽然可能不够从容,也允许不从容本身。

允许自己be everything,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你能接受自己可能是任何负面的事物,接受自己的shadow(再次感慨Jung好伟大),接受自己不是最好的,接受人生可能就是这么的垃圾,也不需要做其他,就是,接受。

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在接受的那一刻,solution就会出现,局面就不再僵硬,因为你的生活不再是one way out,而是有多种选择,虽然可能不够完美,但绝不是退无可退。

与草台班子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