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萨弗迪兄弟的影迷,我一直非常着迷于他们那种几乎带着受虐意味的电影方法, 带有强烈作者风格的视听技巧与密集的情节冲突, 精准地调动观众的焦虑与不适,却又让人无法移开目光。 《粉碎机》延续了这种对情绪的高超掌控能力, 只是这一次,他放缓了节奏。《粉碎机》不再是那种让人心率飙升的焦虑电影,而是让焦虑转向内里——一种强烈的精神眩晕。
...巨石强森的造型起初让我感到怀疑,这种健美身材在UFC擂台上似乎不太合理。胸腹太过臃肿显得臂展短、协调性差,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被命运摆在擂台上的活靶子。但正因如此,这个外形的违和,反而成了角色的悲剧质地:一个被肌肉困住的男人,被自我形象的神话囚禁,想用暴力证明自己,却被同样的暴力反噬。
...某种程度上,这部片对强森本人就像 《鸟人》之于迈克尔·基顿, 《某种物质》 之于黛米·摩尔,强森在这里解构的是他职业生涯中反复被强化的“铁血硬汉”神话。戳破了这层伪装,让人看到他内里存在一个自尊心崩溃、陷入药物依赖的普通人。
虽然这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命题,one Foxcatcher after another,以及纵然在整体叙事偏向传统,少了以往那种撕裂性的形与感, 但依然是萨弗迪式的。搏斗结束后,我们看到马克·科尔必须重新面对一个无法搏斗的世界,依旧擅长让我们感受到,那种从身体坠入灵魂深处的失重。
这不就是“原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