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前,FIRST青年电影展评委会大奖能差到哪儿去?

观影后,总票房400多万是它应得的。

106分钟的电影,松散、冗长,令人坐立不安。《银河写手》以一己之力诠释了什么叫“源于生活低于生活”。

尽管有我喜欢的“三狗”加盟,但别误会,我get不到任何喜剧性。从开场的满嘴跑“诺兰”“姜文”就预感不妙:一股志大才疏的学生习作味儿?结果很不幸,它就是。

电影讲了什么故事?两个编剧卖剧本,应甲方要求改了一年,结果也没改成的故事。中间穿插了配角团的劈腿、自杀、饭局和分手,个个猝不及防,用来印证“生活本身就没那么多铺垫”。最终结论:这剧本埋了吧!80年后,它会是一场文化遗迹——因为它是最后一部由人类而不是AI编剧写的剧本,证据是它有错.别.字!

MD看了想打人。

这是什么破剧本?怎么拉到投资的?这电影的“马姗姗”风控怎么做的?

故事故事稀烂:讲理想主义的碰壁?除了改错别字,没看出主角有什么才华,何况理想。现实主义黑色幽默?拢共“饭局-出租屋-办公室”仨场景儿,就别谈接地气了吧。观影时只觉得编剧是一群天天日咖夜酒、不甘心当乙方也当不好乙方的街溜子,这点小委屈小怀才不遇,还拍个电影赚观众的钱?是不是太自恋了?

结构结构混乱:电影处处想反套路,结果只暴露了主创的确能力平庸。主角可以没有成长,但不能没有人物弧光,它就.真没有。拆解《救猫咪》那几分钟自以为很高级?我只恍然跳到了抖音,观众仿佛被喂了一段教学片,却与情节推进毫无关系。结局的“狗尾”一续再续,现实hold不住,就想搞魔幻现实那一套?“众人皆醉我独醒”,膨胀到坚信自己的剧本应该进博物馆。谁给你的自信?

角色角色工具化:电影编剧的经典理论是,没有废人物。一个人物登场,就必有意义。请问女主周可可出场有什么意义?除了满足男一的意淫之外。请问劈腿那一对配角出场有什么意义?编剧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这用你告诉我?请问演员郑飞的自杀有什么意义?他当然值得同情,也折射演艺圈抑郁症问题,但是在“写手”这个主线里,一个活生生的角色,只沦为了男一口中论证“生活没有逻辑所以我不改剧本”的论据之一。他的自杀,像其他配角一样,是彻彻底底的、令人不适的工具。

也许,它原本想效仿《年会不能停》赢得打工人共情。一群主角配角,试图构成某种影视圈“众生相”“浮世绘”。结果,它通篇没有一个可信的人物,甚至没有一个合格的故事,成了一场小众职业的圈地自嗨。

看到最后,我竟然觉得,“马姗姗”说得有道理,这本子是得大改。

如果这能代表影视编剧的故事,多少有点拉低编剧了。其实,编剧真的是个手艺活儿,是有门槛的。不信你去看电影一开始,出现的那本编剧学教材《故事》。我保证,它比这电影好看一万倍。你会知道真正的编剧有多专业,多吃功夫,多有魅力。

所以,你们拍《银行写手》前,是连《故事》都不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