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赫萝兹尼的城堡
结局看完了,后劲很大,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感四处弥漫,好像受了很重的内伤,却又不知道伤口在何处。
开头以为是个俗套的沙雕穿书剧,中间发现是有点意思的武侠剧,后来才发现是一部家国天下的情怀剧。
点睛之笔是在李沉舟身重剧毒,命不久矣,在风雪亭,对泪眼婆娑的爱侣师容说的那句:天下,已经救无可救。
努力了那么久,他终究是心寒了,也累了。
是啊,他耗尽一辈子心力,希冀能挽大厦于将倾,却终究发现,一切不过是徒劳,苟延残喘的帝国终将难掩江河日下的颓势。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蚍蜉撼树,阻挡不了滚滚历史洪流。
曾经的他,也如同萧秋水一般,有着江湖侠义梦,只不过,他的梦想更宏大,希望能兼济天下。所以,他以皇子之尊,出走江湖,与志同道合的热血少年们一起,建立权力帮,做的事,却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家国大义,筹谋良多。
他探寻宝藏,换成粮草物资,为前线将士源源不断提供支援。他不耻于朝堂主和派的卑躬屈膝委曲求全,力主以战止战,全力支持前线将领,抗击入侵者。
他的结局,一开始就注定了。
因为,古语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他,李沉舟,行的是江湖道,谋的却是朝堂事。注定是一场悲剧。
连萧秋水与他寥寥数面,都看出来他远在江湖,却心系朝堂,谈及的都是天下纷争,朝堂谋略。
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皇帝兄长猜忌他、忌惮他,以慢性毒药蚕食他的身体。他了然一切却坦然受之,只为能让皇帝放心,完成抗击敌寇的大业。
可他,却忘了,抗击敌寇,主战主和,这是当权者的课题。不是他李沉舟,一个出走江湖的前皇子的任务。
他可以为了江湖道义,拯救抗敌将领,可以为了家国大义,派人运送粮草辎重。他可以隐于幕后,唯独不可以走到台前。
走到台前,皇帝起疑,杀心便起。
更何况,这个皇帝,便是最大的主和派。这位皇帝一再退让,屈膝求和,多少黎民百姓的性命都不及他头上的皇冠和帝位稳固重要。他不会相信李沉舟是为了天下黎民的安危以身犯险,更不可能相信世上会有这般光风霁月毫无私心的人物,他只看到李沉舟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和权谋智计带来的威胁。
李沉舟策算无遗,唯独低估了上位者和当权者的卑劣。或许他以为,当权者只要稍微动一下嘴皮子,稍微放弃一点私心,就可以让很多人不再流离失所,不再朝不保夕,不再受苦受难,不再到处被刁难,不再被压榨,可以国泰民安。
可是当权者之所以能上位,就是因为没有任何慈悲心,他们私欲重,对不是自己阵营的人手段狠辣,斩草除根,更不可能对底层百姓有任何怜悯之心。指望他们突然良心发现,少收几斗米几斗粮,简直是天方夜谭。哪一个上位者对内不是极尽压榨搜刮之事,对底层百姓处处设置障碍,欺压到底,对外倒是换了一副嘴脸,和谈议和,能赔款纳贡便退让,能割地便割地,反正只要保证他们一小撮人的荣华富贵权力地位即可,哪管老百姓活在水生火热。
在认清了这一切后,李沉舟,这个悲情的理想主义者,才终于沉痛地说出了那句话,天下,已救无可救。
救不了人心,救不了人性,当权者的人性,更是沉疴痼疾,无药可医。
所以,李沉舟和赵师容携手赴死,像是给这个泥沙俱下的帝国写下了一个必将死亡的注解。
而李沉舟将救命的唯一丹药给了柳随风, 柳随风和宋明珠携手天涯,更像是从另一个维度活下来的李沉舟和赵师容,走向人心最希冀向往的纯粹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