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家乡的电视台有一档记录类节目叫《回家》,每周播出,我很爱看。里面讲了很多文人及其后代寻找家乡以及旧时记忆的故事。曹禺、茅盾、巴金等等,这档节目是我第一次系统地了解这些作家,了解他们的作品与自身经历和时代背景的相关性。有一次看完讲老舍的,我久久不能平静,在便利贴上写得都是老舍的话。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使我很有感触的东西都很难忘怀,过去了几天,在家洗头发的时候我还在想,结果不知怎么的我就突然意识到了,那是我第一次如此想到,我以后大概率就是个平凡的人了,一股巨大的惆怅涌上心头。据说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过这一步才能长大,英雄梦破碎的瞬间。我不知道是什么触发,总之那时我十几岁,文学家“回家”的故事开始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而今天我要说的这部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把它叫做电影版的《回家》是不正确的,毕竟记录式的电影前提它也是电影,它有自己的语言和结构。但二者拥有的精神内核是相通的,都能突然冲击我一下,让我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再次拥有那个年少时洗头发的夜晚,那种感觉。

这部影片是讲故乡的,以山西汾阳贾家村展开序章,主要经由贾平凹、余华、梁鸿三位主要叙述者进行串联,展现了乡土情怀对于文学创作的重大意义,它对文学家的文学风格有着完全无法取代的深远影响。

贾平凹

因为某些历史原因,父亲出事以后,贾平凹即使过往成绩优异,但也无法再继续读书,后来他试图应聘各种招工,均因同样的问题而没了下文。可是,最终他还是因为书法好看而获得了机会,之后得以继续读书、并在毕业后从事文章撰写的工作。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这是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的,等到风暴过去,会有一天,可以平静地讲述那些曲折的过往,可以用语言、文字记录下那些痛苦的勋章。

...

余华

这部分是整个影院笑声最多的,余华老师还是懂得如何用幽默化解狼狈,四两拨千斤地把那些事笑着讲述出来。他说他在成为作家之前是牙医,每天看着窗外的桥,很怕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然后坚持不懈地给各大出版社投稿,投过很多,等真出名(他认为是有很多人找他约稿)的时候,他还不到25岁。坦白说,我听这一段的时候没有大家那种轻松的心情,当我听到他当牙医当了五年的时候,我心里想,那我还有时间,可当他说自己到北京改稿时才23岁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过了年少有为的年纪。

...

贾樟柯

我曾看过贾樟柯那期《朗读者》,那期的主题是故乡。贾樟柯概括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是从山西出发,一点一点往外走,但创作始终都有家乡的影子。小时候看到火车,认为那是连接外部世界的通道,直到现在他的电影中也非常喜欢拍摄交通工具,包括这部电影,也有火车的镜头、火车的声音。无论走到多远,他相信他和故乡,和故乡的人不会断裂,总有一天他们还会在一起。所以,《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他想拍的乡村记录,而故事的出发点就在他的家乡汾阳。

“浪子之所以为浪子,是因为有家”

最近几天,迟到了很久的秋天有了到来的迹象,日头不再晒得昏沉,取而代之,风开始蓄势待发。我管这个叫难道的好天气,毕竟这里夏天实在太长,短暂的秋能吹来我的记忆,让我闻到熟悉的味道,有种北方天气爽朗的感觉,让我整个人心情莫名其妙变好。

我思考了很久,才发现,原来我也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