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二的时候《人物》杂志社对万玛才旦有一篇深度访谈,也是第一次了解到有这样一个有才的藏族导演,当年《人物》的年度人物好像也有他,短短两年老先生已经离世了,有点惋惜。记得杂志里插图就有气球的镜头,当时觉得很有创意,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第一次看他的作品。万玛才旦的最大特点可能就是他的手持长镜头了吧,许多人不喜欢,觉得很空没有内容。我要说长镜头在许多电影里都出现过,并且效果很容易两极分化。好的长镜头可以让演员有足够的表演空间,表达更深刻的情绪(比如《为奴十二年》里面主角被吊在树上那一段,你会觉得很震撼,让你有一种窒息的感觉),烂的长镜头反而会显得十分拖沓,给人又臭又长的感觉(比如《海上钢琴师》里面最后主角不愿下船的那一段对话,个人观点)。而这部电影其实它的长镜头我觉得其实是有内容的,是恰到好处的,能够在很好地烘托气氛的同时传达出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只是不足之处在于手持的镜头太晃了,确实电影想表达任何东西镜头不晃是观众能看下去的基本条件,广角镜头都能看出明显的晃动摄影的手是得了帕金森了吗?(不过其实还好,没有《宇宙探索编辑部》那么晃)借此机会还要狠狠的批评一下摄影,好多镜头都过曝了,还经常对不上焦。阿姐在卫生所那个镜头将阿姐和女医生分开显得毫无意义(也许有?传统生育观念与现代科学的分裂?)即使分隔你就不能拉近一点起码让人把头露出来吧,总之这个分隔我觉得没有《钢的琴》开头做得好。是买不起长焦镜头吗?飞机和最后升天的红气球不说给什么特写起码能让人看清楚吧。还有一些槽点,两个小孩回答问题总是异口同声显得演技十分不在线很不真实,感觉妹妹的情感线有那么一丢丢多余。

絮絮叨叨说完了这些简单谈一下电影里许多我觉得处理的非常好的点。最精彩的我觉得是以羊为喻,种羊交配和人有什么区别呢?在大自然面前,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妹妹火中救书那一段,演员居然真的就用手去火里救书然后烧伤,这这这也太拼了吧,虽然不知道和她前男友到底是因为什么当了尼姑,但也可以充分说明心中还是没有放下的。爷爷去世送葬出现的幻觉,水中倒影从只有腿慢慢慢慢出现身体,手臂,头,然后再慢慢变回去,很喜欢这个镜头。还有最后所有人一起抬头look up。气球????作为的一种象征符号。

关于主题,有些人认为没有深入地去讨论女性在这种情况下的生育困境。我觉得导演讲这个问题留白给了读者。一个宗教信仰、科学技术观念、个人(女性)的自我认同、性与生育与堕胎、对提到性的羞耻心理、家庭矛盾、甚至说政治政策,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似乎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导演只是将它们呈现出来,至于说如何理解,只能说见仁见智了吧。

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