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一直是云里雾里,想着这部剧究竟要说一个什么故事?连刷两遍之后我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性转版的两性关系故事。
故事其实是一个老套的故事:恋爱,结婚,生子,一个人在事业上的发展优于另一个,开始出现三观上的分歧,这种分歧也非常老套,就是物语和爱欲的分歧。这样的一个老套的故事是不值得说的,因为已经太多太多了,这个故事的亮点在于性别调转。
男主Fleichman性格温和,事业上不太push自己,单纯,友好,想要稳定的关系,想要被爱,想要安抚,需要情绪价值,而且非常擅长表达需求,对同事也可以说出自己的烦恼,有不开心就打电话给闺蜜、朋友。
女主Rachel性格慢热,缺爱,焦虑,没有安全感,所以她的行为动机都是追求更多的安定,在她看来,在物质条件上更多的满足家人是提供安全感,是搭建她的家庭,她不擅长亲密关系,不擅长示弱,她去互助小组只会哭,面对安慰首先反应是拒绝,不喜欢被人看到自己脆弱。但是一旦是在工作中,她表现出很优秀的品质,独到的眼光,果断的决策力,非常负责,用心,能吃苦,那个状态是她的价值感体现,也是她最快乐自信的一面。
这样一对组合,如果性别调转了,这个故事会变成怎么样?老公打拼,老婆主内,然后互相听不懂对方,不理解对方,老婆不体谅老公工作很辛苦,老公也不能体谅老婆需要人陪。但是这样的关系依然可能会一起过日子,一种同床异梦但相对稳定的状态。可是在这个故事里,偏偏是调转了性别,我姑且称它为女身男脑,男身女脑的配置。
为什么说姑且?因为“脑子”本身是不分男女的,是社会规训使得我们对性别有不同的期待。好比说,社会鼓励了男人成为情绪更稳定,更隐忍的性格,鼓励了男人多练习成为职场上成功的人,那么他们自然也更多地表现出这样的特性,最后使得这样的特性带有了男性色彩,所谓“男脑”。反之,社会也鼓励女人去求助,表达情绪,于是,总是女人会更容易说出,我好难过,我想要抱抱,我想要休息,我想要爱,所谓“女脑”。
因此这个剧的观影也让我感到,只要受到一样的规训,就会习得一样的属性或说技能,观察身边的世界,这样的性别属性已经越来越去性别化,独生子女的一代,在职场中的男女,我们都一样接受了情绪稳定、理性以及其他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规训,所以这些特性已经不分男女了。
再说回这个故事,这样配置,引发了不同的结局。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社会期望格格不入的,具体表现为,Fleischman没有异性缘,年轻时一炮难求,职场上发展受阻,跟Libby的老公一起的时候,人家不愿意跟他social,也是一种膈应的表现。Rachel虽然已经那么优秀,但是大家依然不会因为她养家了就觉得她是一个好妈妈,她老公因为她的成功感到憋屈而不是自豪,她跟其他的全职妈妈在一起,总有一种微妙的被排挤感。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对于特定性别有具体的期待,如果不满足,其他方面再优秀,也难以得到认可。这最后也导致了Rachel的精神崩溃,努力搭建的comfort zone都破碎了,她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她陷入了自我怀疑。
这种困境在他们的一儿一女中也映射了,想要自然而然地成为自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在Libby的婚姻关系中,有一个看似完美的老公,但是Libby在一种每天重复,没有盼头的日子里感受到窒息和压抑,她老公以及其他的围观人员都觉得她应该要满意,因为她老公挑不出来毛病,你还要怎么样呢?
Fleischman与Rachel在一起的时候,一定是相互满足了需求了,分开的时候,也一定是需求不再满足了。
Libby的老公那么好,但是不妨碍Libby的需求无法被满足,是她自己的课题。
我们在不断变化的需求中偶遇,相爱,分离,而且我们对此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