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来看,《云图》的故事都比较简单,思想内核也并不复杂。只不过简单不等于没有意味,《云图》仍然是一幅令人回味的作品。六个故事的主旨各不相同,又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线,想来每一个观众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第一个故事,19世纪中期,涉及两个话题:1.反对奴隶制,2.反对金钱至上。这两个话题共同抽象为,反抗经济制度和经济制度赖以生存的政治制度,在财产拥有者和劳动者两重意义上要求把人当作人,使人得自由。

第二个故事,20世纪30年代:1.反对歧视同性恋,2.反对年龄秩序。它们同属于反抗狭义的社会秩序或者说社会观念、权威、传统的秩序,给人以性自由和创作自由,追求更开放的、非等级化的社会秩序。

第三个故事,20世纪70年代:反对资本主义。这是一种对权力的反抗,大型企业所能调动的社会、经济、技术和政治资源是任何个体都无法独自抗衡的,但团结起来的人民仍然表现出更大的集体权力。

第四个故事,21世纪初:反对养老院。根本上是在反对经济秩序,作家杀人、出版商求助、养老院严厉控制,其实每一笔都是经济账,幸运的是世界还没有被彻底锁死。

第五个故事,22世纪初:反对政治制度。某种意义上这个故事缺乏新意,既是19世纪美国奴隶制的翻版:将(异种)人视为工具的种族歧视和奴役劳动;又是20世纪后期的增强版:经济效率和社会控制。(说真的,很难相信大规模克隆人这么强力的技术就拿去当服务员,赛博朋克的最大特征就是认为有那么几项特定技术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超级突破,而一大堆其他科技却好像变得更落后了,以至于那项突破了的技术反而成了毒害——这当然可以理解,有哪个科幻小说家能完全把握当前所有的科学技术及其可能进展?)

第六个故事,废土型遥远未来:反对自然中的人。人类不太可能脱离广义的自然,但完全可以在这个限度内把自己搞死。救赎的意义在于彻底脱离世界,人由于摆脱了自然这个最终基础而同时摆脱了不自由、不安全、不幸福。

很容易简单地说:《云图》就是不同时代的人们反复激发出来的反抗精神,设法改善不公正的制度、抑制性的观念、难以忍受的自然条件,争取并展示幸福、自由、爱、团结、友善的可能。但是,这背后有一支更为隐秘的线条:进步。

第一个故事中的不公正,在第二个故事里已经大为解决了,虽然美国、南非等国家仍然通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但至少公开的、正式的奴隶制已经终结。同性恋歧视和年龄秩序的问题在20世纪后期有所改善,22世纪大部分自然人的生活条件也许超过了21世纪,至少看起来不太为生计发愁的样子。最后,地球沦为一片废土,却也有千百颗星辰在远方闪耀。反抗行为未必有益于个人的生命历程,但最终仍然改善了人类的总体处境。同时,新的问题又在这改善的过程中源源不断地出现。这个循环但推进的过程就是所谓的螺旋上升了。

因此,这是一个对人类充满希望的故事。是的,会有问题,而且相似的问题会在漫长的历史中反复出现。但总有人会站出来设法解决问题,不管他自己所能看到的结果如何。这最终推动了人类整体的前进。也许,那种无论如何都要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欲望在人类中代代相传,并说明了何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