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看过《时光音乐会》这样的音乐节目。

如果你了解收视,下滑一下历年节目单,“音乐选秀”绝对掌握了流量密码,可以做得像05年《超女》那样庞大。就算《同一首歌》也做怀旧,但那是一群人的狂欢。而《时光音乐会》无赛制,至少让音乐人的参与期待没有机制上的胜负欲。具有陪伴感的旁白女声和音乐人描述的关于时间的特定情境,携手勾连起观众的个人时刻和私密情感。如果音乐环节对老歌的改编属于音乐人业务交流的范畴,那么没有篝火的围炉夜话则是电台节目的视觉化。其实切中的是,互联网时代里的人习惯了生活已经被碎片内容结构,而坐拥整块时间的分享交流本身就是现世最稀缺的游戏环节。

少少几个音乐人在一片芦苇中间、围坐在几摞草垛上,周围偶有虫鸣,抬头看得到星星。这是对过去主流人类社会的缅怀,也就成了对互联网时代人与人“即使面对面也很疏远”的抵制。互联网时代,手机提供了比人更不可替代的陪伴,社交软件上的年龄、身高、体重让亲密关系流于批量且廉价。但你知道,在浩瀚无垠的大自然中,那种空旷感,让身处其间的人特别容易面对自己。我迄今觉得最浪漫的情节,是《黄金时代》里王二扛着陈清扬走过草地,在森林的晨曦中赤裸相拥,感受晨露和水牛的鼻息。那一刻,他们抛弃所有人世的枷锁,连肉体的交缠也成了纯粹精神的附庸,纯粹到王二在陈清扬肚子上的一吻足以致命。

“场域”之中的人会依据自己的对象数量、面貌特点来调节自己的叙述方式。《时光音乐会》有限的观众同时也是表演者。以第一期节目为例,他们身处大自然的环境中,轮番讲述并展示的音乐里,《朋友》、《独角戏》这类释放个人感受的作品自不必说,因为音乐和故事的关联,高亢的(如《月亮之上》)、嘹亮的(如《这就是爱》)、明快的(如《蒙娜丽莎的眼泪》)、励志(如《红日》)的、宏大的(如《路过人间)》、宽广的(如《往日时光》)都被软化为一场倾诉。那个特定节点、特别情境带出的友情、亲情、爱情或者自己过去的追梦情节,所覆盖的情绪接连从不同侧面击中自己的某个时刻。于是,大致按年代编排的歌曲由远及近的走来,开启的“时间旅行”也足够缅怀自己的前半生。

第一期节目里,谭校长第一个出场。讲完他和成龙的友情故事,节目呈现出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众星围坐KTV、共唱《朋友》的画面让人泪腺敏感。对年迈偶像巨星年轻时的容颜只是好奇,对故人(梅姑)的缅怀才让人动容。这些对时代的留恋,声情并茂地呼应了黄霑《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和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理性而完整的记录。

廖院长压轴。他用音乐讲述的年份是2018年,《声入人心》让他第一次有了接触综艺的机会,践行了他推广音乐剧的使命。《时光音乐会》和《声入人心》归属同一个制作团队。可以预想《声入人心》干净到纯粹的表演、人物关系、制造的美好情绪会平移到前者。后者虽然是垂直到音乐剧的细分领域,但通过大量回国施展拳脚的留学生群体,其实也在回应当今时代。以此,第一期节目播完,完整了从对岸娱乐产业的黄金时代、到内地中生代的文化兴起、落到新生代文化上的兼收并蓄。

《时光音乐会》在湖南卫视周五黄金档播出,目前已经播出了两期。而《快乐大本营》也曾在周五同时段火爆全国(后来变换时段、还有主持人和节目形态),已经播出了24年。当时如我这样念小学甚至更小的观众都已经长大,渐渐步入人生的中场,成为家庭、社会的脊梁。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些停留和缅怀。谢谢《时光音乐会》用音乐作载体,让我们独处时也能狂欢。感受这些作品的当下,其实也呼应了海德格尔的“当下”,最终都要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