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达尔曾说过,“电影是每秒钟24帧的真实。”

而更加真实的纪录片一脉,往往承载了更厚重的时光的低语。

????今天想问大家两个关于「回忆」的问题:

你还记得自己十年前的模样吗?

如果你在十年前与某人有过一面之缘,再次相见,你还会记得TA吗?

日籍导演竹内亮的新片《再会长江》就用摄影机做了这样一件事——

...

跨越十载,重走6300公里的长江,再次寻访十年前偶然出现在他镜头下的「陌生人」们。用镜头记录下十年前后的长江及沿岸城市,追寻这些生活在长江沿岸的人们十年后的人生与命运。

再会长江,也是与回忆里的故人重逢。

拍摄《再会长江》,缘起于十年前的一个遗憾:

竹内亮导演在NHK拍摄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时,没能拍摄到“长江源头的第一滴水”。

十年后,导演已经迁居中国。经过两年准备,他于2021年再次踏上6300公里的长江之旅。

也许部分观众已经看过豆瓣评分高达9.4的剧集版《再会长江》或相关片段,关于“《再会长江》电影版和网络(剧集)版的区别”,不妨来看导演本人的回应:

...

“《再会长江》是为了电影院线拍的,一开始拍的时候就用的4K,构图都是以电影银幕的前提来拍的。和网络版相比,故事构成、镜头选择、场景都不一样。”

不久前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再会长江》在“真实至上”单元展映,650个座位提前两周就基本售罄,影片本身及导演出席的映后(据说是史上最“e”导演)都收获了颇多好评。

...

我们回到电影,不知道大家如何理解《再会长江》的片名,????的第一印象是「地理纪录片」。

从长江沿岸十年今昔对比、寻访十年前纪录片主人公的内容来看,这又是一部典型的人文纪录片。

影片中不乏让人大饱眼福的长江沿岸美景,那些故人十年后的命运走向,也或令人唏嘘,或令人感叹;但导演并不避讳影片的另一大特色:轻松。

他甚至将《再会长江》称为「娱乐旅游纪录片」。

...

作为导演的竹内亮在《再会长江》中全程出镜,用他的话说“就像跟着我一起去旅游”,这也打破了我们对纪录片的固有印象。

从拍摄角度,导演有自己的考虑:“如果我也进入镜头和原本被镜头对准的普通人交谈,那么他们就会不那么恐惧和在意镜头,会更加自然。”

竹内亮导演的健谈与幽默赋予了《再会长江》轻松、愉快的氛围,却并未将这部纪录片从它本身的地理、人文属性中剥离。

十年漫漫时光的痕迹,刻印在每一个纪录片主人公身上。

...

长江上游的丽江,摩梭人甄甄在古老的“女儿国”生活。

这里是传说中“中国仅存的母系氏族社会”。十年前竹内亮导演来拍摄时,甄甄正为“和男友感情不错,可他不愿意接受摩梭人的传统习俗‘走婚’”而困扰。

...

十年后的甄甄给出了她的答案:

她已经和当初的男友成家,选择了另一种形式的“走婚”——主要住在女方家里,女儿随她姓,上女方户口,男方则要照顾两个家。

时间的流变在“女儿国”呈现为新与旧的碰撞。甄甄的生活方式,无疑是这十年间当地“母系氏族”的传统思想与“女性独立”的现代意识交融的结果。

除了利落能干的甄甄,导演还在这里见到了热情豪迈、气场全开的女性领导,泸沽湖上摇桨的阿姨,也讲着“依赖男人的话,会被自己的朋友看不起的”的朴素道理。

...

长江沿岸的“女儿国”,十年时光在这里汇成一幅色彩浓烈的女子群像。而同样在长江上游生活、香格里拉的茨姆是竹内亮导演镜头下尤为特殊的一位,或许也是十年来变化最显著的一位。

十年前的茨姆只有17岁,在某个不知名景点一坐就是一整天,怀里抱着一只小羊羔。那里人流量不大,茨姆一天也见不着几个人,她怯怯地上前问每一位游客,要不要和这只小羊拍照?

...

当时竹内亮突发奇想,向茨姆一家提出,接茨姆和她的母亲一起去上海旅行。那是17岁的茨姆第一次离开家乡,回家后茨姆在给竹内亮一行人的信中写到:我想在家乡开一家民宿。

十年后,当竹内亮辗转抵达茨姆的民宿门口,变得开朗、爱笑、落落大方的“民宿老板”茨姆出现时,他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

十年前诉诸笔端、以为遥不可及的梦想,竟然在十年后照进现实,茨姆的故事像一场瑰丽的当代童话。

童话的起点,或许也和竹内亮的“无心插柳”有关。他拍摄纪录片,认识茨姆,接茨姆和她的母亲去上海,茨姆将在上海住酒店学到的经验,应用在家乡的民宿设计中。

...

《再会长江》具备某种日式纪录片的美学风格,在日常化的叙述中,以小见大地呈现“中国十年变迁”的宏大命题。

茨姆梦想成真的童话背后,可以一窥十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十年前,17岁的茨姆仅凭“父母之命”决定婚姻大事,十年后她读大学的妹妹“30岁以前都不考虑结婚”的想法落地有声,茨姆的母亲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我们也忍不住和竹内亮导演一样问出这个问题:

短短十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呢?

...

导演重访长江上的货船船长江洪,和十年前相比,他似乎仅仅是老了,船员们也跟着他一起老了。

“船上没有年轻人了,都是60后、70后。”江船长说。而当导演乘船在长江上“驰骋”,比十年前「拥挤」得多的长江又分明充满活力。

...

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重庆,「最后的棒棒」蒋师傅已经70岁高龄,他用一根担子养大了家里的四个孩子,却仍然会不时面对其他人对棒棒职业的歧视。

...

藏族小伙索南也有类似的想法。他住在高原的蒙古包上,用着太阳能电和大自然的水,在外人看起来生活不便,但他用藏语表达自己质朴的想法:我舍不得家乡干净的空气,我不想离开这里。

在????看来,这也是导演口中影片“轻松”氛围的另一处体现——竹内亮导演的「外来者」视角。

来自日本的导演固然是「外来者」,跟随他镜头的我们,同样是长江沿岸每一座城市、每一段故事的「陌生人」。我们固有的印象、对世界的认知,都与来自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纪录片主人公们有所碰撞。

好在,导演在纪录片中的角色,更接近于一位姿态谦逊的「旁观者」。我们只是从他们的生活“经过”,而非“闯入”;我们学着去理解,而不试图改变。

这部《再会长江》,相信会带给你焕然一新的纪录片观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