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回家的锡南回到了自己小镇中的家,锡南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家中还有母亲和妹妹,父亲一直在坚持在爷爷的山上打水,可村里的老人都认为那里没有水。而锡南也在为自己的书进行筹款,同时想通过考试成为一名老师。可父亲沉迷于赌马,使得锡南在小镇上生活的极其挣扎。最终锡南还是印刷了自己的作品,电影结尾伴随着一场雪,也预示着这片土地进入了冬季。
 
 
 锡兰的电影画面总是给人以不一样的感受,电影以一种丰收麦田的黄色作为电影的底色,既彰显了秋季的氛围,同时也衬托了一种落叶的寂寥感。树下那爬满蚂蚁的婴儿不由的使我想到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结局的具象化。而父亲一直想要滋润万物的井,也预示着想要滋养人的思想。看锡兰的电影,植物总让人联想到人,而季节也让像是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最终锡兰还是子承父业成为了新一代的挖井人,为了这边土地能后充满生机,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这片事业之中。
 
 
 电影很有比格锡兰导演的风格,以植物为名,并伴以季节更替。比格锡兰导演的电影中往往充斥着大量的台词,而这些台词也伴随着比格锡兰对于社会,对于个人的思考,即反映了剧中人的心理状态也反馈了土耳其的社会现状。电影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理想主义者的锡兰和当下现实主义的社会人之间的矛盾,电影是文学的,像是小说的,锡南所面临的也似乎在预示当下土耳其文学创作者所面临的现状。野梨树既代表着锡南的作品,也代表着他的思想,书的不畅销也表示着他的思想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锡兰将自己投射在电影的角色中,而锡兰的理想主义在电影中也彰显无疑。
 
 
 锡兰的《枯草》和本片算是一部连续的主题,类似的主旨配上相似的暗示和符号,整体代表着锡兰对于土耳其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区别是《野梨树》由秋入冬,而《枯草》由冬至夏,变得是季节的更替,不变的是同样水深火热植物们。《野梨树》中锡兰还在孜孜不倦的挖井试图滋养这片土地的万物,而《枯草》中他选择离开了这片荒芜之地。不知道这是否也展示了锡兰这五年内自我思想的转变。
 
 
 个人评分:8.43分,一部颇有韵味的电影,配合起《枯草》别有一番滋味。
新一代的挖井人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夏末秋初的一杯凉茶 
 电影从巴黎奥运会开始,主角布兰丁在奥运期间来到巴黎探望10年未见的同父异母的姐姐,可旅程并不顺利。从结果来说这是一场充满遗憾的旅程,憧憬的贝丽尔·加斯塔尔代洛的游泳比赛仅能通过短视屏和采访了解一二,而想要修复的姐妹关系也因姐姐的暴怒 ...
 从前光景 
 今期有些浮躁,对于闷片的接受程度也略有下降,所以便找来了一部不那么闷,但也不那么商业的电影看上一看。电影开场便是莫奈的睡莲,随后引入了商业拍摄和与博物馆的艺术氛围形成了一种反差,并让模特提出画作颜色和衣服颜色不搭,希望改变画作颜色这 ...
 人生即旷野 
 距戛纳电影节已经近4个月,近期《风林火山》的上映又让我想起了之前获得评审团大奖的《接近终点》,苦于国内缺乏资源,一直未能一睹其风采,今日正巧在b站寻片,恰逢其会,便开打一睹为快。电影开场便是一个像是搬家一般的场景,随着人们搭建的细节 ...
 写在假日的结尾 
 本篇写在国庆假日的尾巴上,从假日到工作状态还是需要一些手段来转换一下这种状态,于是就选择了前几日在流媒体上映的《长安的荔枝》作为假日状态切换的第一部电影。大鹏导演的《长安的荔枝》应该算得上是暑期最具有话题的电影之一,虽然因为题材原因 ...
 幻想亦或是现实 
 前两周因过于忙碌,所以暂停了观片计划,果然人在过于忙碌和疲惫的状态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只想安稳的躺着,本周算是阶段性的事物告一段落,终于有心情安稳下来欣赏一部电影,在电影选题上纠结了很久,但最终因为下周即将启程去日本,所以便在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