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我最喜欢什么时期的影视作品,我的答案会是这如今被多数网友嘲讽为全球审美集体跑偏的“上世纪80年代”。而在这段令我无限向往却又遥远陌生的动荡岁月里,有那么一群先锋电影人在平淡似风景画的新西兰“肆意妄为”。

但早在1980年,本土导演Richard Turner便采用16毫米胶卷将奥克兰的同性场面搬上了大荧幕,这部小成本同性电影《拥挤的爱》以其开创性甚至在《洛杉矶时报》也有其拥簇。

这部敢于“正常化”描述描述奥克兰同性恋群体的大胆之作在经过新西兰电影委员会的立项讨论后,自然被排除在资助之外--毕竟这些内容有许多在当时都是“违法”的。
但来自主流社会保守派的不满还是社区标准促进会的愤怒并没有让新西兰LGBT电影史的发展停滞不前。在此之后,一些受新西兰电影委员会资助的LGBT电视短片陆续悄悄启动。

次年,由Stewart Main与Peter Wells联合执导的艾滋公益剧《A Death in the Family》(1987)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备受好评。

其中暴躁同性恋青年逃脱父母控制的家庭短片《My First Suit》(1985)和一位变装皇后与其变性女友的回忆录《Jewel's Darl》(1987)最受关注。
在新西兰同性性行为非刑事化仅3年后,26岁的加思·麦克斯韦带着他的浪漫喜剧《引力以外》闪亮登场。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导演似乎厌倦了本土同类作品中主角们的困惑与悲伤,或者说,他更想拍一个冒着幻想泡泡、甜蜜而纯粹的爱情故事。

在得到新西兰电影委员会短片基金和新西兰电视委员会独立制片公司的小规模资金支持后,一个怀疑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天文爱好者在16毫米的胶片相机里与一个无拘无束的意大利裔罪犯坠入了爱河。

以直球浪漫为特色的《引力以外》在放映后不仅获得了当地戏剧放映奖,还在法国获得了编剧奖。从专业制片角度来看,它的每一段节拍衔接基本遵循了常规爱情片的拍法,性格鲜明的主角们在一种简明流畅的欢快节奏中将故事铺开。

不管是约翰尼父亲得知儿子性向后对其的抛弃,还是准姐夫皮特面对血淋淋的理查德时的害怕,亦或是路人甲司机的粗鲁指责,正是这些或暗或明而又不予置评的刺耳小插曲丰富了电影的叙事视角,几位人物发自内心的坦然与真诚也让他们更具魅力。
作为新西兰LGBT电影史在上世纪80年代的重要注脚之一,这部16毫米的喜剧短片一定意义上称得上时代特写,真实拍摄下了1988年前后奥克兰市中心的大量镜头(由导演加思·麦克斯韦自己在皇后街市中心的挖掘提供,记录下奥克兰同性恋的生活画面)。

在经过几轮电影节与电视台放映后,它曾出现在DVD合集《Boys on Film Volume 3 》(1994年)之中。然而这么一颗被温柔地处理后闪闪发光的宝石,却在后续的大众讨论没了声影。

以发掘全球各区域宝藏酷儿影像为成立宗旨的修复工作室Altered Innocence携手Dekkoo专栏于2022年正式开通了《引力以外》2K修复版的订阅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