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部完全不好笑的喜剧电影,我们往往会用尽各种方式去嘲笑它,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
就像我们已经看过无数失败的喜剧片之后,依然会有《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这样破绽百出、恶俗不堪的电影出现,只能说明,仅靠吐槽和批评是远远不够的,喜剧创作的乱象需要从根源上反思和击破。
根据公开报道,本片的艺术总监刘震云对喜剧创作有着清醒的思考,他给导演陈孝良提出了一个“歪理邪说”的创作观念,其底层逻辑是:拍喜剧千万不要说教。这个观念本身无可厚非,但从影片呈现的效果看,却仿佛让刘震云的“品控”变成了真正的“歪理邪说”。
事实上,这部电影的溃败并不在于主创们的观念冲突,其核心问题在于影片从创作之初,就陷入了一场概念先行、叙事在后的行为艺术。它更像是几个人在闲聊时突发奇想,发现“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是国民认知度最高的歌词之一,于是畅想其受众将是全龄段的,便想方设法为这句话填充剧情,最终粘合成了一个全程自嗨、网络爆梗乱飞的作品。
这部电影的人物设定,其实具备了商业喜剧的典型要素:遭遇中年危机的货车司机天涯,与一心想成为顶流的说唱歌手于虹,踏上了一段充满波折的成长旅程——他们要将一批羊按时运送到目的地。为了增强叙事动力,于虹还被设定为一家MCN公司正在栽培的网红。公司下达的指令与天涯的行为不断发生巧合,意外促成了于虹的人气一路暴涨。
听上去,这个故事并非完全没有吸引力,但影片在具体展开的过程中却暴露出太多问题,每个故事都显得突兀且逻辑混乱,每次危机似乎都源自于虹近乎低智的行为。以第一次丢羊事件为例,于虹竟然会轻易让陌生女孩把车开走,而草原婚礼的桥段也显得格格不入,就好像只是为了展示一段风光而强行插入。类似的无效戏份,在后续的情节中不断堆砌,天涯前女友的出现、求助村长找羊等等,热闹非凡,却对人物的蜕变毫无助益。
令人震惊的是,影片在凑够片长、花掉“大场面”的预算(暂且不剧透)后,迅速让两个男主角成长起来:于虹智商回正,且变得善解人意,而天涯则毫无征兆地选择“享受生活”。我们却始终无法找到任何支撑这种人物转变的理由。于虹背后的MCN公司所带来的危机,从未对故事带来压迫感,而于虹的父亲——作为天涯的老哥们,在把儿子交给天涯之后,近乎消失于剧情中。相比之下,两位跟拍的“打工牛马”角色,倒是稍稍挽救了颓势。
影片的另一大硬伤,在于其恶俗失度的笑点,彻底掐灭了观众与人物之间共情的可能。对主创来说,这或许是一种“下沉”的策略,但如此简单粗暴的手法,让本就乏味的电影变得更加尴尬。例如,善良的天涯,当年因见义勇为而落下了身体上的永久遗憾,但编剧却将这一遗憾当作笑料反复消费,甚至让前女友戳中痛处,这种荒唐的处理方式,无疑是“下沉”到了“下坠”的地步。
天涯的扮演者曾毅,来自凤凰传奇组合。他在片中的处境,与他在组合中的角色如出一辙——介于存在感与疏离感之间。导演将最多的戏份给了周奇扮演的于虹,而他的表演浮夸且毫无说服力,但这又并非他的责任——任何人面对如此粗劣的剧本都难以发挥。
值得庆幸的是,玲花并未客串这部电影,仅出现在了“凤凰传奇演唱会”的展板上。对一些观众而言这是莫大的遗憾,但对玲花来说,坚守自己的音乐领域才是明智之举,而曾毅在片尾呼吁观众一起 K 歌的举动,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
在中国电影市场面临挑战的时刻,《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的出现再次警告我们:观众并非不愿走进影院,而是需要有质量、有诚意的作品才行,而这部电影与以往那些被骂得抬不起头的低端商业喜剧并无二致,仅靠投机取巧、资源整合、东拼西凑,最终只能落得像片中 MCN 公司老板一样的下场——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载于《荔枝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