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有非常多的信条般的台词。
当然这部电影的元素和各式各样的创意也有很多,以至于在电影艺术表现上,就已经做到登峰造极了。
我今天所要聊的是这部电影的内核之一:我与自我(并非为了高深而这样总结,这里的自我,在哲学上是指自己的灵魂,我指代目前正在电脑前敲打这段文字的我)
电影运用了大量的主角旁白,既作为故事的推进和剧情解释,同时也在传达一种感觉:这部电影像是一场对一次回忆的叙述,而回忆的人是我,回忆里的当事人是我和自我。在回忆的时候,很少人可以做到以灵魂出窍的方式去回顾当时的事件,往往是以我本身的视角去看待。但这种以我本身的视角去看我与自我的回忆的,更之少见。(既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猎奇的视角)不过这种手法给观众带来的感觉更加的直观:
我与自我的矛盾(这里用第一人称叙述)
————————————————————
我是一个被物质所控制的人,我没有精神生活,只有快被生活逼出来的精神病。
我是一个消费者,是资本家的忠心耿耿的消费者,任何人和事物我都可以去消费。
我疯狂的迷恋家具装修,因为我觉得这可以代表我的生活。
我是一个汽车保险评估员,我的工作就是评估车祸以及为公司提供车祸数据。
我热爱喝咖啡,可以这么说,我离不开咖啡,因为我经常失眠,常常在某个地方突然醒来,而离谱的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那个地方。
我因为失眠去看病,医生说我需要健康的睡眠,不给我安眠药。
我每天晚上都去教堂举办的各种癌症互助会,我在那里释放我的压力。我暂时得到了快乐。
我遇上了一个女人,我不喜欢她,我觉得她影响了我,她的出现时刻提醒了我是一个健康的人。但我知道,我需要释放。
我跟她约法三章,我们平分了晚上的互助会,彼此错开。但是自我好像爱上了她。
我在一次出差之后,遇上了自我,自我明白了这个时候我需要帮助。
自我与我同时出现在我的意识里,我们从意识的竞争者,变成了朋友。
自我帮助我烧掉了我的公寓,因此我不得不搬到自我常去居住的废弃房屋。
自我觉得我的生活太压抑了,他教会了我一个方法,那就是搏击。
我们开始一有空就互相搏击,这种发泄的方式吸引了很多人的加入,而自我也开始在全国各个地方举办这种搏击俱乐部。
自我跟我说:痛,是感受世界的一种方式。
自我抓住我的手,把烧碱放我的手背上腐蚀,这种痛让我抓狂,但又让我兴奋。
自我有很多对生活的哲学,而且很能针砭时弊,他既像一个行为艺术家,又像一个哲学家。而自我做的事情都是我不敢做的。
自我和我认识的那个女孩滚床单,我很讨厌她。每次她与自我上完床我就赶走她。我应该是嫉妒自我,但是对那个女孩,我是真的没有感觉,自我跟她上床纯粹就是为了寻欢作乐吧。
自我变得越来越疯狂,做得事情越来越出格:抛弃一切,获得自由。
我开始害怕自我,而自我也开始防御我,因为自我觉得我背叛了他。我内心深处还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但是自我,是个犯罪分子。
自我可能以破坏规则为乐,自我巧言善辩,十分的陶醉于蛊惑人心。很多搏击俱乐部的人都愿意跟随自我。自我和他们在计划着什么危险的事情。
我感觉到自我正在走向毁灭,我要阻止自我。
我发现了,自我就是我。
自我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人格之一。自我做的事情,就是我做的事情。
我不想让自我走向毁灭,也是不想让自己走向毁灭。于是,在这之前,我先毁掉了自我。
我之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看着自我给我留下的一份大礼。我牵起了那个女孩的手。
我杀了自我,但自我没死。自我和我一起活着。
否则,我怎么会牵起自我喜欢的那个女孩的手。
我和自我将共同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
这是一场对电影的一次梳理,同时也是我这个观影者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从而创造了我,代入进故事里。
这里建议,读到这里的小伙伴,在读一边以上的文字,把自我变成我。再去理解一遍。便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矛盾。
自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则是一个理性主义住。
我们经常与我们自己产生一种矛盾。我明明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而经常没有去做。因为我们经常会在做事情之前考虑很多。或者说,有时候我们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去问。我们只是依靠习惯做事,按照主流走。生活被物质充斥,精神世界变成了荒漠。于是我们失眠,我们焦虑,我们压抑,对世界感到麻木但又渴望理解。
当然,我们不能每次一想做什么就去做,不去考虑现实,不去拷问自己,否则,我们就会像电影里的自我一样:变得愤怒,变得疯狂,走向毁灭。最后的我枪杀了自我,其实也是拯救了自己。他认清了自己,他把对自己的主动权抓到了自己手上。而不是让身体里的理想主义占据,
他要,是的,他要:
理想和理性主义并存。
这是他活下去的方式。也应该是我们走下去的方式。
这大概是导演所隐藏在另一层的意思:既鼓励大家打破现实的枷锁,勇敢的追去自己想要的生活,又提醒着大家,没有绝对的自由,你得面对现实,你要和自我共存,而不是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