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重看,4.8升至5.0+++
不会再有比这更令人魂牵梦绕的电影了,从第一分钟开始手便止不住地颤抖,再度被墨镜王无与伦比的调度能力所打动。他先将一个架空的情境—60年代的香港作为嚆矢,形成了吴侬软语和粤语互通的场面(也恰似他本人的经历)。随后,与梅林茂的配乐,张叔平设计的旗袍以及杜可风的摇镜一起作为麦格芬推动着情节(亦可视作时代的象征)。同时,置景嬗变成感情的培养皿,酝酿并滋生了许多难以言喻的情愫,瘙痒着观众内心。例如狭窄的走廊导致两人需擦着肩而过的慢镜,此时的一个眼神便能成为永恒。只可惜,一切铺垫都皆是为了突显出情至深处之时冷不丁离别的残忍…或许,周先生在树洞埋葬的不仅是那段若即若离的关系,更是对一个时代的告别。
所以,如果真有那张船票,请让我们将原来的归原来,往后的归往后~(李泰祥《告别》)
with 瓜
ps:最后2001那段没必要哈,恶趣味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