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加州湾区奥克兰警民关系和黑豹党
二战结束后, 黑人人口的迅速增长并在1980年达到顶峰:47%的奥克兰人口为非裔黑人。尽管城市中非裔美国人的数量和占比大幅增加,但到1966年,该市661名警察中仅有16名是黑人。在民权运动期间,黑人社区与以白人占多数的警察队伍之间的紧张关系也随之加剧。警方对黑人的歧视行为十分普遍。
黑豹党大学生鲍比·西尔(Bobby Seale)和休伊·P·牛顿(Huey P. Newton)于1966年10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创立。黑豹党成立初期的核心行动是公开持枪巡逻,旨在挑战奥克兰警察局的过度使用武力和渎职行为。从1969年起,黑豹党开始创立各类社会项目,包括儿童免费早餐计划、教育项目和社区诊所。黑豹党主张阶级斗争,自称是无产阶级先锋队。

1969年,联邦调查局局长J·埃德加·胡佛(J. Edgar Hoover)称该党是“对美国国内安全的最大威胁”。FBI通过一项非法的反情报行动,对黑豹党进行监视、渗透、伪证和警方骚扰,旨在削弱和污名化该组织。FBI还参与了1969年由芝加哥警察局发动的突袭行动,导致重要成员遇害。黑豹党成员曾多次与警方爆发枪战。
尽管遭受政府迫害,黑豹党最初在黑人社区和政治左翼中赢得了广泛支持,被视为反对种族歧视和越战征兵的重要力量。黑豹党的成员数量在1970年达到顶峰,随后十年间由于媒体的抹黑以及FBI煽动的内部分裂而逐渐下滑。此外,有关黑豹党涉嫌贩毒和敲诈等犯罪活动的报道进一步削弱了公众支持,最终瓦解。
影片第二章,遭遇黑警骚扰的Barbie and Entice提及“我们之前有黑豹,但如今只有...“便是在追忆十年前黑豹有高度组织的武装力量可以保护像她们一样的人。
1986-1987金州勇士西部半决赛
电影的第四章讲述了NBA勇士队球员绰号为“瞌睡”的弗洛伊德(Eric Augustus "Sleepy" Floyd)。该球员并非杜撰:生于1960年3月6日,“瞌睡”弗洛伊德是乔治城大学至今的得分王,1987年入选全明星。他生涯主要效力于勇士队和火箭队。有趣的是,2014年1月,弗洛伊德随罗德曼及一批篮球运动员前往朝鲜,参加一场为金正恩举办的表演赛。至于片中他家人的惨案、沉迷于收集日本古玩、绿光外星人、和可以让别人爆头的冥想应该就是影片的虚构了。

87年季后赛第一轮,西部排名第5的勇士队客场连输两场,在0-2落后于爵士队后,连赢两场并在抢5大战中118-113险胜出线(当时季后赛第一轮只有5场比赛)。电影中通过动画展示的,正是晋级西部半决赛连输3场后G4的赛况。在对抗当赛季西部第一、由贾巴尔和魔术师强森带队的湖人队时,勇士队在第三节结束88-102落后的14分的情况下末节41-19打爆湖人,在奥克兰主场以129-121取胜。其中勇士球星“瞌睡”弗洛伊德以第四节狂轰29分,下半场共计39分,全场51分成为逆转功臣。不过最终湖人1-4对勇士完成了绅士横扫,并最终赢得总冠军。
《低俗小说》同款叙事架构
昆汀·塔伦蒂诺在《低俗小说》创新了电影叙事结构:把故事基于中心人物搞了一个时间和章节拆分。他把本来直来直去的线性叙事拆成三段互相穿插的故事线 - 文森特和朱尔斯的“灵魂救赎”,布奇的“黄金手表任务”,以及玛西亚和文森特的“约会夜”。被打破时间线的每个故事在逻辑上都自成一体,但通过角色的交叉和时间线的错位,又互相呼应,制造出一种命运交错、人生怪诞的效果。
本片采用章节式叙事和基于人物线的时间交错,怎么看都像是《低俗小说》的精神继承者——从结构到调性,甚至终章“瞌睡”弗洛伊德挥舞武士刀复仇的桥段,都像在致敬布奇在当铺用冷兵器干掉变态的那一幕。但是真传还是照猫画虎,就见仁见智了。四段故事虽以“共享反派+超能力设定”串联,结构上却不算严密,尤其是第二章,聚焦两位黑人女rapper的battle故事,虽然气质独立有态度,但与主线的联系略显松散。对整体剧情的推动和情绪张力的积累作用有限,导致这个单线“弱者逆袭”故事虽然姿态硬朗,落点却有些单薄。不过卡司里表演其中一角色的是流行歌手Normani,不知道有无票房号召力上的考虑。

反倒是不动声色撑起整片结构的“大反派”,在这个多线交叉的故事框架中起了关键作用。超能力设定虽猎奇,但更多像个设定背景墙;真正推动情节和制造冲突的,是那个背后操控纳粹帮派、杀手集团、和劫匪团伙的腐警。他贯穿在每一条故事线,不露声色地把几组人物的命运搅在一起:第一章的小情侣反抗纳粹,第二章的说唱二人组在冰淇淋店上班时遭警察羞辱,第三章杀手要金盆洗手,第四章球星为家人复仇,聚集高潮在反派的家中完成一场《杀死比尔》式的暴力清算。虽然表面看是多线并进,其实结构中心早就安在这个腐警的身上。
但是本片没有抓住剧本结构带来的很大的优势,那就是非线性叙事为角色“反转命运”,颠倒观众认知。比如我们在《低俗小说》开场看到朱尔斯作为阴晴不定的杀手,按理说该一路杀到底。但偏偏他提前在影片中段经历了顿悟,宣布洗手不干;而文森特虽然后半段还活着,观众却知道他终将死在布奇手里。换句话说,把结局或人物下场提前放出,反而让观众更关注过程中的抉择。这种结构不仅打破了传统三幕剧的期待感,还让每一个角色的选择看起来像是宿命安排下的自由挣扎,拉满讽刺又充满张力。相比而言,四幕叙事的本片每一章节都是一个自成一体、完整度高的小故事,但却缺失了这种打破观众认知、让观众和角色一起成长一起走向命运的共情。

第一章中男女主初入位于伯克利924 Gilman Street的“另类音乐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