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没看国内新片,这部也算是刷新自己的想象了。看之前我以为是讲女性主义的,看完发现你说它是吧,它没讲平权,只是安慰弱者可以不用做得很好(我不是说这个内容不好,我自己也是这个立场,弱者弱没问题,没用也没有问题,只是和我预期不符),你说它没讲吧,它又充满了对男权的讽刺。如果前者算女性主义的一部分,那也是讲得很少,对男权的讽刺其实是远远少于模仿,这句话反过来说也行,概括来说是电影里只有一种思维,就是“小孩”“大人”思维,没有中介,没有平权。
王铁梅的大家长形象,在管王茉莉上否定小孩已经认定的房子不好的事实;一方面说着当观众不错,一方面有急着给孩子上乐器培训班,完全没有尊重与理解;刚到新工位上,即使是要链接,也极其生硬,充满爹味;刚搬进新家,遇到被尾随的邻居,帮助是极其有教育意义的,但还是以一种妈妈的身份不仅仅是教育她男朋友如何如何,甚至是指责。内容上绝对没有问题,很应景,我相信也是绝大多数女性会遇到的,待解决的或者已解决的问题,和相应对策,然而这种姿态,导致这只是在解决人的问题,却还是男权角色。
“小孩”在生理上的小孩水平上也俨然充满父权力量,依旧是姿态问题,导演安排的台词没有问题,但是让一个小孩来说台词,还是让她对周围的大人来说,果然是什么家长就有什么孩子,有什么导演就有什么情节。不管是礼貌方面,了解到别人的一些悲惨经历就可以顺嘴拿来当着那个人开玩笑,成年人都不会轻易拿来讲的话她轻易地说出来;还是在讲大道理上,不管这个年龄能不能讲出来,就让一个小孩来演安慰一群巨婴的大家长,大道理满嘴跑火车,不可谓是闻所未闻。
那小叶呢?她就不是一个大家长了吗?真真正正地反串到了极致,评价男性配不上女性,饭桌上对他人指指点点;对小孩也是,伤眼睛就不要看书了,直接把书拿走,把她的身子掰向远处,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呢;对铁梅呢,随便评价她的性生活,这又如何呢?
而小叶是除了小孩之外最明显的“小孩”,唉,说是小孩没有很合适,但我迁就这么说吧,小叶自卑缺爱,小马也自卑缺爱,前夫更是身位不知道低到哪里去了(胡医生就不说了,他是真工具)。ta们都无一例外地想要一种依靠,男性也好女性也罢,都是权力的象征。所以这部片,真的没太多女性主义的真知识,只是写浮云掠影的摘录与讥笑。
我不知道这部电影的目的是什么?ta大篇幅地讽刺了男权存在,又莫名其妙地对性别转换后的女性口中女性理论进行了嘲笑。ta表述了权力的可靠存在,又表达了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沦为工具的可悲。我觉得女性主义绝不能框住这部电影,却是这部电影的边角料。这部电影的主旨在我看来是(即使只是强行收尾)作为一个人,没必要做到最好,做不好也是可以的。这带有一些女性主义味道,也无需依赖它,是很好的主题,只是电影拍太烂了。
还是想再吐槽两句,上海人说话是都会夹杂几个英文词吗?满篇的脏话,结果傻13说成了傻叉,而靠后的牛13却是逼字,这是在干什么?前夫怎么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小叶摔伤后的家里?演员嗯嗯啊啊的尴尬台词、手势、神情是在拍现实生活的纪录片吗?导演是把这部片当成整活集锦了吗,恋爱脑、妈宝男、滴滴评价、同性恋、叫妈妈叫爸爸?一点都不觉得表现得很像烂活吗,刷b站刷多了吧?这部片真的很有趣,因为太有活了hhhhh,简直可以在春晚上看了,为此,我多加一星。
最后我不得不说出那几个字,“收收爹味”,谢谢。
等等,难道说,小孩和大人也是一种反串的设计,我还在第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