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该集导演王悦阳的手记:

大家好,我是《用光雕刻》的导演王悦阳。

这一集片子经历两年的修改打磨,到片子终于上线的今天(我还是活到了这一天!),按理说我应该已经能对光的设计侃侃而谈了,但是我却失望地发现,要把它说清楚仍不是件容易的事。仔细想想,它很可能本身就不是一件有条有理的事(j人地狱)。它不是一个从想象到创造的过程,而更是一个“寻找”的过程。寻找什么呢?

任冬生老师用了三盏镝灯,让它们在《永不消逝的电波》最后一幕时一点点亮起来,直到舞台变得前所未有地明亮,由此来表现人们在迎接新时代时内心充满希望的那种感觉。这样的设计当然来源于他对清晨天色变化的观察,对灯具效果的了解,但更重要的是他在天亮时体验到的那种积极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不是私人的,是被大部分人共享的。这种被人们共享着的对光的感觉,我想就是光的设计师要寻找的最重要的东西。

王东宁老师的工作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日照科技馆的项目中,他和团队曾经利用建筑的镜面反射,用许多大小不一的深红色点状光源,呈v字型布置在建筑顶面与侧面,由此来表现对于宇宙的幻想。宇宙当然不是这个颜色,也不是这样发光的, 可是当建筑亮起时,人们却都能够感受到设计师希望让人感受到的神秘、深远的感觉!

我想这正是光设计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光的记忆是深藏在我们基因里面的,虽然灯光设计成为正式的职业仅有100多年,但人与光接触的历史却与人类历史一样漫长。设计师们利用光,重新构建眼前的画面,而使这种构建生效的基础,正是我们对于光的共同记忆。怎么样的光让我们舒服,怎么样的光让我们感到温暖,怎么样的光让人失去安全感……这不是设计师说了算的,而是我们的记忆。作为设计师,需要感受它,找到它,想办法构建它,最后让观众也看到,感受到,我们分享一样的记忆,这听起来是否挺温馨的呢?

但这个最让我感动的点,却是最难在片中被表达的。我是否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我想它应该本来其实也许maybe可能还可以更好吧!

在本集中,我们尽可能地将光设计这件抽象的事情揉碎了,摘出我们认为有所启发的点,将它们按照我们的理解排列成为一个通顺的设计过程,希望能够帮助观众去理解光的设计,如果能让人有所启发就更好了!

再看一遍这一集,我突然发现,虽然我们团队内部反复强调要拍得更有“过程感”,我们讲的东西得有够多的“信息量”,但我到最后也还是没有去细讲灯具的用途、那些精密的计算和反复的试验,尽管它们才是光设计的日常,也是光设计中最“干”的“干货”。这对我来说是个有趣的发现。可能是我的两位主人公把我引到了这里,也可能是到最后对这事儿还是存在着粉色滤镜吧:真的,光设计是一件多么笨拙(人类居然想操作光?!),又多么浪漫的事情啊!

向设计提问来源: 哔哩哔哩弹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