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一星,有一点滥用符号煽情过渡的嫌隙

在我看来,本片最惊艳的地方是在它通过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使得影像修辞重新返回到了某种纯粹的境遇(电影本体意义上)。举个例子,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老人在被警察殴打(在一个多层嵌套的镜子中映射出来的画面)之后,他独自在月光洒落的平原上行走,眼前是一张漏出半只的大手,仿佛还能让人看到泥土下的半个身体。在此处,影像的绵延与现实的“超现实化”达成一种美妙的和谐,给人一种古典、肃穆、宁静的悲伤。后现代电影有一个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泛滥的欲望促使一种消费主义的能指霸权几欲攻占了大部分荧幕。虽然仍然不乏大卫林奇、大卫芬奇这样的导演在重叠与眩晕的自我指涉中述尽晚近资本主义社会世风日下的现状。但我仍觉得,电影创作在这种“古怪”的转向之下(此种电影占了大多数)变得“庸常”了。我个人越来越排斥形式感太强的电影(其实这部电影也有这样的毛病),形式主义走到最后,它仍然无法脱离创作者所建立的自我霸权,在电影曾几何时还是天真无邪的年代,摄像机只是面向世界、面向现实,就像我们用肉眼看到世界的无限,而仅仅只能用头脑捕捉其间的一缕华彩,形式的退场意味着摄像机变成眼球,影像变成现实本身(但这还很遥远,诚如巴赞所说的“真正的电影还未诞生”),创作者与观众几乎站在同一个位置,观赏无限。

“保罗克利的《新天使》画的是一个天使看上去正要由他入神注视的事物离去。他凝视着前方,他的嘴微张,他的翅膀张开了。人们就是这样描绘历史天使的。他的脸朝着过去。在我们认为是一连串事件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一场单一的灾难。这场灾难堆积着尸骸,将它们抛弃在他的面前。天使想停下来唤醒死者,把破碎的世界修补完整。可是从天堂吹来了一阵风暴,它猛烈地吹击着天使的翅膀,以至他再也无法把它们收拢。这风暴无可抗拒地把天使刮向他背对着的未来,而他面前的残垣断壁却越堆越高,直逼天际。这场风暴就是我们所称的进步。”

以上是本雅明对现代性的沉思,影片讲的是遗忘和对抗遗忘的故事,与上述思考不谋而合。事实证明,尽管胜利者不留余力地为自身的合法性书写历史,并不断塑造各类文法纸张切割人群,遮蔽记忆,但是痛苦仍然像幽灵一样不断被召回。集中营仍然像一个文明的滑体,若隐若现,不断被有心人重提,重新尝试处理。

鲍德里亚认为,死亡不是一个生物学规律下的事件,而仅仅是一种社会关系,在较原始的社会里,人们跟私人保持了亲密的象征交换(各种仪式)。但是在当代,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死人被隔离了,但正如监狱本体就是为了掩盖所有社会机构的监狱属性一样,我们对死亡的驱逐只是为了掩盖我们与死人别无二致的生存境遇。为了涂抹掉一段暴力的历史,国家机器就能竭尽所能去将为暴力而死去的人们从符号秩序中抹去,正如他们从不存在一样。但是,为暴力而死的人、为游行而被抓住的人、为生存而苟且的人们,他们之间又有何区别?国家机器作为一个无主的判决者,随时能够独断地安置任何一个个体的位置。在今天,为了稳定秩序,我们可以抹除一小段记忆,可以处理掉一批不能够被记住的尸体,在明天,为了大多数人的安全,我们可以心安理得、不动声色的处理掉一小批人,这些行为根本别无二致。

为什么在当下一定要去对抗遗忘?过去就是当下,活人就是死人,我们在一片几乎坍塌的天空之下苟活,无人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