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院线电影一旦带有喜剧元素,不可避免的套路之一就是:安排一个丑角,令他以某种“天真地认为事实就是如此”的方式说出互联网热梗,通过赋予观众拥有高于这个丑角的认知的地位来制造喜剧性。比如家里聚餐“雄竞”一幕的前夫角色,“结构性压迫”“上野千鹤子”就是导演赋予他的丑角台词;除此之外,全片大大小小的地方都是现今国内女权现状的影子。
而从“影子”这个词出发,我觉得这部电影至少在女权议题上的表现是失败的,国产片目前囿于通过单纯地模仿和重复现实,表现时代性,来制造一种没有建设的讽刺这一现状,《好东西》并没能打破和超越。它的核心价值无外乎通过陈词滥调式的金句复读来展现的“生活没有裁判,你可以不需要做得那么好”,而这个拒斥反思的小糖水恰恰能戳到国内被规训得彻头彻尾的电影观众的高潮点。电影讲述的东西很多很杂,不让观众看到新时代下涌现的新人际关系和家庭形式具有的问题,就可以让一部疗愈喜剧得以成立。一群破碎创伤的人努力活得坚强,不吝于给予周围的人温暖,但因为确实破碎所以进入对方的生活后会暴露创伤进而互相伤害,最后再在道歉中回落到生活的平淡和我们每个人虽无能但we still got love to give上加以治愈,重复的剧情流程我们当然见过。新的时代性创造新的内容,但新的壳子下我还是想看到新的见地。
不过这部电影让我感到有点新意的地方是它的对话戏,抛开这些借小孩儿的嘴棒读的金句,其它台词的流动交换我觉得至少可以说很有活力,不完全是赤石感,所以给到三星吧
我又看了国产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