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暮川
好久不见,如今已经是八月末。八月份我来到潮湿的南方,面临着蒸腾的热气和迷人的翠绿漩涡重新寻找影评的写作方式。在此之前我进入了一个电影爱好者交流的小群,这个群聊排斥对于电影的概括性评价,概括是充满危险的,我也开始寻找,是否有一种渠道可以单纯地讨论电影艺术,我想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书中采取对话录的书写无限扩展思想的边界。于是本影评也采取对话录的方式来聊聊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
A: 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一部非常著名的影片,《三峡好人》。我先说明一下,我是非常喜欢《三峡好人》这部片子的,我在电脑上观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它的一切都非常吸引我,奉节的景色,三峡的水位线的设计,小马哥作为一个单纯的暴力青年最后的死亡,寻找丈夫的妻子仰着头吹风扇,这些非常漂亮的细节很打动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B: 关于贾樟柯受到的赞誉和奖项豆瓣上已经有很多介绍了,我不太喜欢这部电影,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贾樟柯的电影笔记《贾想》,这部电影是偶然发生的,它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贾樟柯当时在拍关于刘晓东的纪录长片,这个纪录长片关注了年轻劳工的肉体和曲线美,然后他听说奉节古城马上要因为三峡工程发生一个剧烈的变化,于是贾樟柯出于一个记录者的心态来到奉节记录了这段历史,它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它更像是一种速写而不是工笔,所以我可以看到《三峡好人》这部电影带有很多的随机性,比如拍韩三明,一个长镜头,他走过工地,不断在拆房子的工地,直到出现一条狗结束了这个长镜头。这种随机性到处可见,它没有被组织起来,散落在这部电影里,于是很多贾樟柯的影迷寻找各种各样的解释去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这像是一种导演与观众狂热参与的游戏,只是这种游戏是有必要的吗?
C: 我有一点理解B的意思,《三峡好人》非常迷人的部分恰恰是奉节城的生活感,比如贾樟柯的镜头穿过一睹破败的墙,墙上有三好学生的奖状和身高线,这是一个生活痕迹,现在变成了一种过去式,这种荒凉感并非是镜头赋予的,而是被捕捉下来,来打动观众。还有奉节城的孩子在唱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躲在阴影下的性服务者,这些都属于奉节城的一个城市生态,这种自然被贾樟柯捕捉到了,放进《三峡好人》的影片里。这种流动的生活感与技巧混合在一起,组成这部影片。
B: 技巧!这是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的点!它的处理太学院派了。
A: 学院派?贾樟柯确实是北电文学系毕业的,他的电影中使用了许多技巧。可是我在《三峡好人》这部电影中没有看到太多的技巧,我看到了演员的重要性,比如韩三明和赵涛。
B: 影片的开头充斥了各种技巧,一个长镜头,一艘船,船上的各色人等,依次出现烟酒茶糖,伴随着陈强的配乐,主角韩三明出现。它的技巧非常类似西洋画,比如库尔贝的《画室》,这种技巧被贾樟柯的粉丝夸赞,称作镜头平均地扫过人脸,我觉得这像是一个号称平均的骗局。他在《天注定》也使用了这个技巧,在描述东莞性服务者时候,平均地扫过每个人,可是这种平均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叙事比重是相同的,而且三峡好人实际上是两个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独角戏。也就是说,他用巨幅油画的技巧把观众骗过来,但其实上演的是独角戏或者《山河故人》的三角恋。这种有限的人物数量,会对这部电影反映的时代性大打折扣。
C: 这也太挑刺了吧,我不觉得一部电影应该为时代性负责,而且单数的人不一定无法反映时代。每一个人都在时代的潮流里面,电影最后聚焦的仍然是个人的生活。说到两个主角,韩三明是导演的亲戚,是一个山西的煤矿工人,平时话也不多,在电影中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电影中穿着蓝色背心,来寻找妻子。导演给他设计了一个很有趣的前提,他的妻子是他买来的,于是他身上拥有农民的一种淳朴和乡土社会的邪恶。这种邪恶又是被规则理解的。他的妻子跑掉后生活过得也不好,后来他对她说: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还要跑。
A: 就很“好人”,良善淳朴的本性也无可避免地带着乡土社会的愚昧和对规则的漠视,而且韩三明带着一种安静的特质,这点也表现在赵涛饰演的妻子身上,她穿着一件鹅黄色的半袖踏进一个已经被淘汰的工厂,脸上面无表情,有一种麻木。我认为韩三明饰演的矿工和赵涛饰演的妻子具备一种典型性,农民与小康家庭的妻子如何面对时代的变化与挑战。而奉节变成一个时代的缩影,它时时刻刻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拆迁,毁灭,炸弹爆炸一座大楼轰然倒塌。这个城市像极了中国的每一座正在发生改变的城市,观众会有一种熟悉感。
B: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的点就在这里,它在人物设计和情节设计上都走了一个捷径,就是它的角色的模糊和选择拍摄地点的模糊带给了观众的情绪共鸣,可是这个模糊牺牲了这部电影本该具有的特质。我同意你说的典型角色的看法,不过我比你要激进一些,我认为这个男人和女人只是导演宏大的主题设计“寻找”的工具而已,他们为什么总是没有表情,一方面因为他们都是外地人,只是这座城市的过客,一方面因为他们只是一种工具,观众借助他们的眼睛一同观察这座小城的变化,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有血有肉的角色牺牲掉了,他们服务于这个庞大的主题在做一种表演。贾樟柯对于主题的迷恋让他对角色进行了很多的阉割,他们像是木偶一样,在按照“寻找”的剧本演出。
C: 所以你的意思是它不松弛吗?这么说来我也觉得有一点,虽然烟酒糖茶这种类似章回体的设计让人观看时候感觉很有秩序,可是每一部分的信息量都很大,没有什么松弛的情节。
B:叙事无情地推进,就像那辆推土机一样,而且如果谈到奉节,这座城市被一种感伤的情绪环绕,包括韩三明对着人民币看三峡,摩托车青年领韩三明来看他已经被淹没的家乡,这种怀旧的感觉和变化的震颤仍然是模糊的,它没有表现出奉节这座城市的特点。如果说贾樟柯导演的崇拜者是侯孝贤的话,那么侯孝贤对于台湾的风土人情的把握是非常精准的。贾樟柯作为一个山西人,对于奉节的情感更多是一种宏大的人文关怀,他很难注意到奉节的风土人情。如果无法描述一个真正的城市,那么这个叙事发生的舞台还挺空洞的。
A: 那我认为这种文本的模糊并不会影响电影,它算是一种风格化嘛,比如莱昂内的《西部往事》,他的故事是非常风格化的,尽管三峡好人被称为现实主义佳片,它仍然保留着贾樟柯的风格化叙事。如果电影全部都是非常精确的,那么我们看电影做什么,看纪录片或者家庭录像带,监控摄影仪不就好了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