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敲下这段文字的时间是2022年5月,地点在上海,这是这个城市被封印的第50天,《文学的日常2》更新了5期。
听说上海的外滩长草了,我感慨,一个2倍速的城市缓慢下来,大地努力恢复成世界创生时它本来的模样。现在的上海和千里外的新疆似乎没什么两样,时间仿佛被冻结,百年来压在水泥板下的生命反而蓬勃起来了。
《文学的日常2》记录了6位文学作家(刘亮程、于坚、双雪涛、李修文、李洱和陈彦)的日常生活,
他们脚踩在故乡的的土地之上,咏叹着自己的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
跟了5期,最喜欢的还是刘亮程在的第一期。我是刘亮程文字的迷妹,初在高中语文课本上读到《寒风吹彻》时就有心脏被击中的感觉。互联网时代真的很好,因为通过镜头,我们不仅仅能通过一张纸或书来认识一个灵魂书写者,而可以用更为丰满的方式,比如纪录片去认识他。
我看到他在新疆斑驳而有生命力的土地上念着自己的文字,他开着车穿梭在新疆的裂土之间,麦田之间,咏叹梦与醒来之间,我感慨文学家的日常,居然就是诗。
如果你爱一个作家,那一定要去真的认识他,认识他的故乡,只有这样才能读懂他的文字。这不是PUA,因为当我看刘亮程在新疆的土地上念《虚土》时,当他站在盘根错节的胡杨木前,我对他的文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笑着说胡杨木没有故事,胡杨已经很累了,不要再给他附加人的故事了。据说,胡杨一千年不死 死后一千年不倒 倒后一千年不朽,那些扭曲,经风沙摧残的肢体,在我们见到它时,已经是上千年的老者了。对我们来说,一千年足够书写几卷书的历史,而对于胡杨来说,一千年,它也只是站着。
胡杨活在自己的时间里,慢,是有力量的。
这是一部很慢的纪录片,主人公行走很慢,说话很慢,念书很慢,开车行进的速度也很慢。导演设计了许多没有对白的镜头,对准了花草、屎壳郎、还有猪马牛羊。
一开始我很不习惯,后来渐渐得融入了这个节奏,也能细细品味言语间的深意了。
生命的进程是缓慢的,0.5倍速的世界,本是上帝的意思。世界本应该是慢的,是我们急于加快一切进程,忙忙碌碌,又碌碌无为,而大地巍然不动,以千岁孩童的姿态,保持着生长的慢速度,沉默,却有力量。
简要介绍一下其他几集,也都很精彩,金句频出,值得记笔记观看:
【2】于坚与云南 丨代表作: 长诗《0档案》、《飞行》
于坚这集富有哲思味,他透过庄子的眼光带我们穿梭在云南的古宅间,给我们看建筑上故人留下的痕迹,讲述痕迹后的故事。他称赞了本雅明关于“aura”的观点,本雅明认为现代工业制品比起过去的手工品缺少了所谓的“光晕”,也就是人为制造的一种美感。古镇的美是现代工业化大都市无法替代的,正因为它少了那些不尽完美的手工雕琢。文学的日常亦如此,在文学匠人布满老茧的手上蜿蜒生成,美则应运而生。
【3】李修文与甘肃丨代表作:《滴泪痣》
李修文说:“获得了城墙的教诲,就是获得了这些骆驼刺的教诲,我觉得我又可以写作了。”看完这期真的圈粉李修文,他说出来的句子都好潇洒也好值得品味,句句想要记下来。他在大西北的土地上看杏花,解读他对古典的理解。他对创作的理解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有意思的,他说他的创作源于“恐惧”,并引用艾米丽·狄金森的话,说“我写作时,就像一个路过坟场的小男孩,因为害怕我唱起了个,先生这就是我的写作。”看来一定要读一读他的文字,才能理解这种感觉了。
【4】双雪涛与东北丨代表作:《飞行家》
去年看过的电影《刺杀小说家》就是改编自双雪涛的《飞行家》,第一次在荧幕上接触双雪涛本人,觉得他太有意思啦,一口东北大茬子味,真是边听边笑,边笑边觉得害挺有道理的。双雪涛在这集主要是解读了史铁生,以及作家与作品的关系。
【5】陈彦与西安丨代表作:《老有所依》
这集是在我看来最有烟火气的一集了,陈彦老师把目光瞄准一个城市最为平凡的小人物——农民工们。他感慨这些用自己的劳动吃饭的人是值得尊严的,是值得被关注的。我想当编剧对人抱有尊敬,才能讲好人的故事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作家,最终都长成了自己故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