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这部电影后,就想着一定要为它写一篇影评,看到有的一星党的评论,真生气,我可以理解有人不喜欢这部电影,打个三星,但打一星的成年人这辈子基本上就告别文艺片了。

我也很想像李安那样幽默地夸赞它,为它加冕。但我只是一个怒发冲冠的年轻人,只能以我的愤怒为动力来为它辩护。

看过的其他人影评里提到过的东西我就不提了,深层的含义也可以去看其他人的影评,我只想解读几个镜头和设定:

大部分中国人都是唯物主义,不信上帝很正常,但试着去理解西方人的信仰还是可以的吧?这部电影是以16世纪为背景,那个时候可能伽利略正在被迫害中,大喊“上帝死了”的疯子尼采也还未出生,西方人的宗教信仰仍是比较普遍而牢固的。伯格曼讲述了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一家子信教的虔诚教徒信仰动摇的故事。

电影以养女向奥丁祷告为一个场景,暗示了不妙的走向,第二个场景就是父母面向十字架祷告,以此说明他们信仰的虔诚。而讽刺的是,他们的亲生女儿,是在去教堂献蜡烛的路上遭遇不幸的。

伯格曼将那三个歹徒的身份设为牧羊人就已经是很大胆的做法,因为在西方宗教里,耶稣就曾经是牧羊人。

(在此之前,养女遇到的独眼老人曾预言“三个死人驶向北方”)

① 部分人对卡琳这个“傻白甜”很不满,认为是她自找的,而伯格曼就是要将其设置成一个单纯天真的人,越是单纯美好,被毁掉的时候越令人心碎。但是我们的这种情绪,其实也是一种无能狂怒,因为无法阻止恶人,因为无法阻止千万件类似的事,我们转而开始责怪起受害者,来使自己那口气过得去。

卡琳被父母保护得很好,但他们没有告诉她世上多的是恶人。在卡琳穿越森林的时候,那三人首先是用口弦琴引起卡琳的注意,再告诉她他们是孤儿、以山林里的树根为食,引得卡琳同情,而提出要和他们分享食物。

这一段让我想起《苔丝》,其实一个女子在森林里,只要被三个人看到了,很难逃出去,苔丝也是像卡琳一样单纯,女子只要稍微放下戒心,就会受到伤害。

还有人说为什么让卡琳一个人出门、为什么不派男仆人陪同,可是如果真的事事能做到如此谨慎,这个世界不会有儿童被拐卖、也不会有女孩在半夜遇刺。

一旦我们老是纠结于这些琐碎的事情,我们会错过电影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我们不断寻找卡琳避免遇难的可能性,也可能是出于一种逃避心理,不愿看到即将要发生的事。

...
这里导演还特意让卡琳表现出毫无察觉的样子,而危险正在逼近,对观众来说很有紧张氛围和压迫感。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导演要让其中一个人成为哑巴,不过他讲话很像魔鬼的低语)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设置:

...
以树枝来表现卡琳无处可逃的处境

②在父亲得知女儿被杀后,有人质疑父亲没有表现出伤心的情绪,这让我想到了盐田明彦举的一个例子。

...
父亲穿衣

在电影《大内幕》中,丈夫也是因为妻子被杀而走上了复仇之路,但是妻子死后并没有悼念妻子的戏码,导演将一系列本该有的感受化为了复仇的行动,而用空无一物的房间表现丈夫的绝望和悲伤。

伯格曼在这里也是没有拍父亲是如何悲伤的,这是一个很聪明的举动,因为失去女儿的悲伤,要痛哭到什么程度才算真实呢?演员真的能表现出来吗?他将悲伤化为了穿衣准备复仇的行动,而后通过拔桦树表现了更浓烈的情绪。

...
徒手拔出了这棵树,并通过树的摇晃传递了人的情感

③关于小孩,一个曾经的神父对小孩说了一大段话,把小孩吓晕了过去,但我记得他是说小孩最终会到恶魔伤害不了他的地方,因此,小孩虽然也算另外两个兄弟的帮凶,但毕竟年纪小,也仍有良知,父亲虽然把他摔死了,但他应该可以上天堂。

最后是表现父亲对上帝的质疑:

...
与女儿相对比
...
上帝目睹这一切,允许这一切发生

但伯格曼仍留有余地,在片末,父亲抱起卡琳的尸体时,卡琳躺过的地方流出了泉水。

其实在这块地不远就是一条小溪,地下水流过,而小男孩之前挖土埋卡琳也做了铺垫,从理性角度也能解释得通。

只不过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这看起来太像神谕。

因此,伯格曼只提出了问题,而留下了开放性的答案,这也是影片的妙处。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其实没有太多难懂的隐喻和象征,我们对西方人的宗教信仰了解得越多,应该就越能感受到这部片的力量,我毕竟不信教,未能像李安那样被震撼到动弹不得,但仍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