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2022年6月24日推翻了保护女性堕胎权的罗诉韦德案,这意味着美国女性的堕胎权不再受到法律的保护。

“最高法院这个判决令人震惊,我感到无比的愤怒。”这是大多数美国女性听到这一新闻后的放映,她们认为堕胎是一种“健康保护(Health care)”,因为很多女性——尤其是贫穷的有色人种女性,可能会因为不能合法堕胎而患病甚至死亡,而“堕胎本应该是一种基本权利”。

1973年的“罗伊案”判例以及1992年的“计划生育联盟诉凯西案”(简称“凯西案”)判例,为美国女性堕胎权提供了宪法保护。

但近半个世纪以后,在2022年的6月,超过一半州的美国女性将失去堕胎权。

...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联邦最高法院推翻“罗伊案”后,各州可以自行制定关于堕胎的法律,而不用担心和宪法相悖。

支持堕胎权的古特马赫研究院(Guttmacher)通过研究美国各州关于堕胎的法律发现,若是“罗伊案”被推翻,22个已有相关法律的州将快速禁止堕胎,其中包括已经通过“触发法案”的13个州。

此外,还有4个州透露,“罗伊案”推翻后将快速通过禁止堕胎法律。

这26个州几乎都集中在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地区,其中一些州将禁止几乎所有形式的堕胎,一些州禁止怀孕六周或八周后堕胎,还有一些州修正了宪法以禁止捍卫堕胎权。

...

如果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的1973年的“罗伊案”,是美国宪法赋予美国女性享有“堕胎权”的“里程碑”。

那么,在2022年6月24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亲自推翻了这一里程碑,碾压着无数美国女性的权利、自由与尊严,在历史的发展道路上开倒车——让美国社会倒退50年。

...

早在2022年5月初,美国最高法院的堕胎权的裁决意见草稿被流出时,从总统拜登到前总统奥巴马与夫人米歇尔再到无数民众,群情已然激愤。

尽管,最高法院强调大法官之间尚未就议题达成最终决定,但是,美国许多城市已然有众多民众自发游行发声,坚决维护女性“堕胎权”,捍卫女性自由与尊严。

...

而今,当大半美国女性失去“堕胎权”已成定局。

不出所料,全美多地立即爆发抗议,全国各地的人们都纷纷举起标语走上街头,激愤的呼喊与心情,比夏日的天气更为热烈。

...

美国“堕胎权”议题的系列事件已然引发全世界的关注,国内也不例外。

就当下美国的情形,以及国内的相关讨论,江湖想推荐两部电影作品,以声援女性“堕胎权”的斗争。

这两部电影作品,关于女性“生育”与“堕胎”的权利,关于女性的自由与尊严:

美国导演伊莱扎·希特曼(Eliza Hittman)的作品《从不,很少,有时,总是》(2020),和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的《四月三周两天》(2007)。

1. 《四月三周两天》(2007)

...

《四月三周两天》的故事线很简洁:奥蒂利娅为帮助她的大学室友嘉碧塔非法堕胎,通过与可恶的陌生人发生性关系来获取堕胎的费用。然而,除此之外,她还要经历更多的挫折,参加她男朋友阿迪家令人恼火的聚会后,她徘徊在深夜的城市中,寻找地方丢弃怀中嘉碧塔的胎儿。

《四月三周两天》围绕一个堕胎事件展开,但事实上并非只是堕胎那么简单,女人与社会的关系才是影片最先呈现的。

...

“四月三周两天”被很多人看作是嘉碧塔的怀孕天数,但其实只是一种象征。

“四月三周两天”更像一个隐喻,揭示当时罗马尼亚地社会现状和那个年代的不安。借堕胎,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动荡。

“四月三周两天”,是环境劣质制度下的游离人生。

嘉碧塔为了追求自由选择堕胎,直接危害到了好友奥蒂利娅。她们是这个社会制度的受害者,即使会自责、愧疚,但还是要无可奈何地接受。

即使“禁止堕胎”美其名曰的初衷是为了女性身体健康,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给女性带来了更多的伤害。

2.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2020)

...

基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罗伊案”的推翻;

基于《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的导演是一个美国导演;

基于影片的灵感,是来自发生在爱尔兰的一场因为医院拒绝堕胎而导致的流产死亡事件;

基于导演伊莱扎·希特曼奖影片的故事空间,设置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偏僻的小镇;

我们重点聊聊这部美国本土“自产自销”的影片。

...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是一个关于“堕胎之旅”的故事。

电影中的平凡少女奥顿和家人的关系恶劣,有一天奥顿发现自己怀孕了,然而,在她生活的地方是不允许堕胎的。

无奈之下,奥顿和她的表亲思凯乐决定前往纽约,开启一场跨越州际的“堕胎之旅”。

...

不同于《四月三周两天》将目光聚焦在两个成年女性的生活困境,展示残酷和无奈;《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将摄影机的镜头对准了两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女,更年轻化,也更飘忽不定。

伊莱扎·希特曼非常注重展示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在少女奥顿的眼中,男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女性且充满恶意。

...

学校中会有调戏她的同学;工作中有经常占便宜的超市经理;回到家中,还有粗鲁无礼、猥琐不堪、冷漠讽刺的父亲......这些生活中出现在她身边的所谓的“男性”都对她的身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

可是,奥顿和思凯乐用尽自己的积蓄来到纽约这个大城市后,发现白天搭讪热情洋溢的男人是为了约炮;地铁上会有不时出现的裸露狂,街边游行的天主教人士......这些人的不间断侵入,让奥顿逃无可逃。

与作为“他者”的男性相反的是,导演对影片中的女性的塑造意外的友好。

因为突如其来的怀孕,医院的女医生会耐心的指导奥顿,社区的护工会宽慰和帮助奥顿,作为奥顿的唯一表亲思凯乐陪伴她来到纽约进行堕胎。

她们的互帮互助完美的诠释了何谓“女性帮助女性,女性理解女性。”

...

法国存在主义理论家波伏娃在其著作《第二性》中谈到:“女性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界限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它者。”

可见,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女性生存空间的压迫。

在影片放映一小时的时候,也进入到了这部影片的重点,这段奥顿和医生长达九分钟的对话,揭开了奥顿的伤疤。

...

当医生六次询问:“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奥顿经受了极大的心理博弈,从缄默不语到嚎啕大哭......所以,生活中的奥顿究竟经历了什么——

从不被爱,很少期待,有时暴力,总是沉默。

...

一次旅程,两个女孩,四个词语,数不清的邪恶猥琐的男性,便是两个花季少女生活中的全部。一切粉饰和平的表象下,被遮蔽的是每一个内心满目疮痍的女性。

在当今的社会中,女性面对的性别压力是持续性存在的,面对环境无能为力的奥顿只能通过唱歌、泼水等毫无用处的方式表达她的愤懑。

当奥顿通过用掰直的曲别针扎鼻洞这样方式宣誓“我的身体我做主”的权利时,她的痛苦、她的无奈,又有谁来体会?

女性在对抗这个以金钱为主导的男性社会、而争取属于自己的声誉权利的时候,有谁来帮助她们?

...

答案是:我们。是处于同一个世界的千千万万个的女性。

当堕胎不再属于女性的权利和自由时,每一位女性的身体都将收到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医院的检查、监管和记录。

对女性堕胎权利的剥夺是对其个人生活最野蛮的侵扰。

这是政府高压对最隐秘的私人生活领域带来的灾难。

...

当“性”和“性别”成为一个社会最大的区隔时,我们还剩什么?

揭开男性话语下各类“从不”的谎言(从不打女性,从不低估女性,从来不职场性别歧视),我们会看到,太多的女性在猥亵和PUA中失去健康和尊严,在偏见和规则中失去选择,在暴力和集权中失去权利。

今天,美国联邦法院剥夺了女性堕胎的权利,假使我们沉默,日后的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沉默。

所谓的“原教旨主义”会更近一步侵袭女性的生存空间。

最后,引用《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是为你而鸣。社会是一艘大船,所有人都在同一艘船上,当船上有一个人遭遇不幸的时候,很可能下一个就是你。”

美国女性“堕胎权”的斗争,是全体女性“堕胎权”的斗争,你我她(他)应当声援。

所以,江湖作为一个由女性领导、主要由女性构成的组织,向大家推荐以上两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