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小时候的我看了那么多遍都没有意识到电影在更大层面上想要表达的是一种要积极地参与到别人的生活中去的态度,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要积极地开放自己的生活让别人参与进来,这里的“别人”包括但不限于爱情,这里的“积极”是可以爱臆想可以非主流但是要主动要善良。
这个命题是直接由艾米丽自己提出来的,而她的实验在电影很早的部分就完成了,相当于给出一个确定的预设:参与别人的生活是值得的,之后就是和“玻璃骨”的老头的互动为线索,一点点改变曾经的自我封闭,后者督促着她不要变成“玻璃心”,并有了片名中“天使”一说。小时候被鬼灵精怪和浪漫主义抓住了全部注意力,忽视了它其实是法国版的《生活多美好》,甚至一度认为现在的译名不知所云,不如直译为《艾米丽的异/臆想世界》,真的是too young too naive!
其他角色在不同程度上呼应着这个主题,表面上看他们的生活是因为艾米丽的“天使”行为而变得更美好,深层的改变在于他们不同程度上开放了自己,比如老房客决定参与到女儿的生活中享受天伦之乐(推测他主动认错化解了曾经的矛盾)、老爸决定走出丧妻之痛去旅行、“玻璃骨”老头开始画新的作品(受到傻子哥的画风影响)、失意作家看见自己的句子以涂鸦的形式出现也许会打开思路放弃传统出版至少他不那么失意了、“录音机男”对每一任女友的“令人窒息的行为”反向说明了封闭是多么可怕。
总之,如果我能更早地看懂这部电影,也许就不会错过某些人、也许现在会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吧。
另,用有趣的私人癖好白描人物的方式我依然爱得不行,也许后来一度沉迷韦斯安德森正是源于这部电影。也不知道是癖好让人变得可爱,还是可爱的人的癖好不会讨厌。
又及,“爱美丽专家”的讨论帖简直成为这部电影在中国的文化遗产了,楼主又何尝不是在认真践行着电影传达的价值理念?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懂得谚语的人不会是坏人(笑)。
又又及,现在才知道原文的意思,震撼之余又觉得合理:有点怪异的“皮屑”比喻和电影本身的调性更一致了。但是“没有你 良辰美景更与何人说”这样翻译也很好啦,毕竟化用的是柳永的千古名句,小时候看狠狠被击中,然后才在课本上学到《雨霖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