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一期,关于大获好评包贝尔的《哪吒》有些话,纯属不吐不快

因为一些特殊经历和背景的缘故,我接触过很多想自杀的个人、团体,一直也对自杀这个话题比较有兴趣,对相关探讨人的终极选择,生命的尊严、活着的意义等有大量的社会观察与近距离接触沟通的经历。所以当包贝尔说,他对《哪吒》兴趣点在于探讨青少年自杀问题时,我充满期待……

看完以后,怎么说呢……

题材很好,但我真的不懂现场说的被撼动,被感染所在?相反,一头雾水……虽然我不太喜欢孟中拿标签、生僻词来抱团的圈层主义作派,但他其中有几句评价,我必须要说还是很中肯的

没错,我看完也是这样的感受:包贝尔的双线叙事(妈妈生孩子不易和少年自杀)这两条关系交代的很不清楚,所以当青年因为打架被别的家长的批判而坚定的选择自杀的时候,的确有种像孟中说的:自杀动机严重不足

一个真正想自杀的人,当然不排除有人有冲动的因素,然而,压死骆驼的绝对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压在他身上的每一根……这个意思是说,一个看起来冲动甚至外人无法理解的自杀决定,其实都有着很多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压抑过程与难以排解的空洞、无人问津的痛苦。一个悲剧的背后一定有着无数其他悲剧的逐渐催化,人的脆弱绝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就能触发的,然而这些,导演全都没有交代(哪怕只是轻微带过都不曾有),便突兀的安排少年因为打架被人说要见家长就决定跳楼用死来解决问题了……这种粗暴的处理除了加深对青春期的自杀者都是极端非理性的、脆弱的、冲动的刻板印象,令大众更加误解难以共情以外,我看不到任何能与剧中人物能达成相互理解的桥梁。这点是我特别心痛和遗憾的。观众真的困惑作为主角的少年为什么只是被口头警告、推搡了几下就难以为继活不下去……最后只能标签贴之来完成(皇帝新装般的)自我说服。

我理解因为电影篇幅有限,但既然是在以完整的电影短片来呈现,行为发生至少也要有连贯的,能说服观众的情感铺垫,因果逻辑吧?否则像现在这样,为了表达主题(完成说教),只是简单的粗暴的 符号化/标签化元素堆叠,真的会让人(至少让我)感到有一种强行喂饭的不被尊重感。

另外,退一步,即便我一开始就能猜到双线是母子关系……我一开始对双线的人物关系背景也了若指掌……我还是不理解,为什么母亲生产辛苦就和想要自杀的少年扯上了关系?或者说,为什么这少年叫李哪吒?

后来看了影片结束后包贝尔的亲自解释我懂了,用包贝尔原话,拍这部电影初衷是看了青少年自杀的新闻,他认为他很爱自己女儿,以及母亲当时生她时多么不容易,可是未来孩子若因为受了一点委屈就自杀,那是对父母、老师等爱他的人的不负责任。于是拍这部电影来提醒想自杀的青少年。

就……没人觉得很荒唐吗?哪吒的意象、文化价值恰恰是在于它对生命的诉求不仅仅是活着,而是表达对人之尊严、人格独立的需要,拒绝被父权/孝道包裹绑架的反抗性……但结果呢?被包贝尔改成:你妈生了你辛苦,你说死就死不负责任,虽然不知道(电影没交代)你为什么死,但为了你妈(的辛苦、的爱)你就该活(情感绑架?)……这真不是对哪吒反父权反压迫之独立精神的讽刺和退步吗?

探讨一个青少年的自杀,出发点没有理解、没有探究他为什么活不下去,该怎么活下去……而是一味规训,流于礼教或者约定俗成、政治正确的归训,这不是很讽刺吗?人的真实性和复杂性在这部影片里是立的住吗?

包括最后变成哪吒的三头六臂也是莫名其妙?哪吒自杀的时候难道不知道他父母怀他三年的辛苦吗?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老师太白金星在意他吗?为什么他还要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相信知道这个中国传统故事的人都清楚、明白、唏嘘、伤痛。

但这些,在包贝尔的电影里,是断裂的,空心的……影片的主角李哪吒,只是一个单薄的、符合偏见的、冲动的、不知所谓的“没头脑兼不高兴”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