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善可能做到了一个吏的顶尖——业务精通能力出众,有事敢上也能办得下来。可他终究不是官,没真正见识过,也适应不了官场的蝇营狗苟。
最后流放岭南种荔枝,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结果了——理想被一点点砸碎成粉,还要他粘起来跳进大染缸,对盛世下的黑暗视而不见,是更残忍的。他终究只是个能出色完成任务的小吏,不是能解决问题的大官。“不上称没四两,上称千斤打不住”,刚瞥见问题的一角,就足以让李德善崩溃。
从浩浩荡荡整个车队200丛,到一骑一翁40颗,最后在盘子里还鲜得滴血,这些“损耗”的出处也被血淋淋展现出来。
可怕的是,这些完全被老油条们预料之内。劳民伤财,变成了某种必要和理所当然,纵使李德善再精通算术,也算不到背后的代价到底多大。“红尘一既妃子笑”终究是注定轰塌的空中楼阁,不是什么繁华盛世,至少不是老百姓的繁华盛世
那些“合理损耗”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直接砍掉生产资料,层层盘剥压榨,各处打点拉拢,权臣相互争斗产生的,代价的沉重是远远超出合理范畴的。各层官吏对此还心知肚明,自认聪慧诩之“为官之道”。只有李德善一个蠢人觉出不对,还天真地去质问杨国忠,何其“蠢”之?
而且不要忘了,这些所有的浩大工程,不是建什么基础设施改善百姓生活的,只是皇帝老儿要博妃子一笑。
有人夸杨国忠“好领导”,就有点叹为观止。官场哲学办公室政治走火入魔,开始共情“领导”了?能登上高位自然有他的手段,但处高处就只是些徒有花招玩弄权术的人,自然是个个叫好一片祥和,一无所成毫无进展
电影美术特别好,画面都特别美,也很有魄力地把唐朝的歌舞升平撕开,露出其中败絮,我挺喜欢这部电影的。但是可能是经验不足?剪辑节奏上有点过快,处理不过来信息了。特别前半段,还有最关键的荔枝处理方法。看是能看懂,但是懂得不舒服,这一下那一下的,很凌乱。
感觉大鹏也有点李德善那股劲儿。聪明人个个都知道,观众爱看喜剧喜欢干翻一切,结尾怎么也要出口恶气。他却偏偏让李德善把这口恶气,恶狠狠地咽了,一颗接一颗。
希望大鹏还能继续做下去!
他很蠢 但蠢才是正常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尊重观众 不该是单向的
当时看完还是挺喜欢的,联系上陈老爷子自己的经历,看得是很爽的,很释然很解气。只是隐隐的觉得有点怪,一直没想明白。断断续续看了些对于原版话剧的描述,好像明白点了。听说的,话剧比较大的差别:金啸天醒过来就去唱了,并不知道那些小九九,意外 ...
文电影就是做足了功夫,再把它们都藏起来,若影若现,即使是看起来貌似最直接明了的《鬼子来了》第一次看被震到了,肉眼可见的好,确实是杰作。但是算不上喜欢。主要就是不理解为什么他要无端讽刺“八路”,而且还要讽刺挂甲台村民的愚昧。看了“食影 ...
主创是死宅无疑了。被女终结者勾着往下看,又被各种恶趣味、致敬片段逗乐,看得还挺开心。冬兵造型啊剧情说实话挺无聊,主打一个和解,不过也有了个轻松的氛围。各种拼接和熟悉感。看见外骨骼就觉得会有场类似《东方三侠》骷髅控制杨紫琼的打戏,最后 ...
隔那么长时间,能上映也真是没想到。虽然当时看资源的时候,也不是很喜欢,但能在大银幕上看到,还是有点激动。真的很震,还带混响找了个早上场看的。刚坐进去还有点瞌睡,开头打木桩那几拳,嘣????嘣????嘣????的,人都跟着颤,直接打醒 ...
对我来说“the one ture religion”是“根本没什么宗教”都是人骗人、骗自己的把戏罢了。但是真的论迹不论心,要是信哪个教真能让人变“好”也行,可能还更轻松,还有“解放神学”这种未曾设想的道路。但貌似很多主流宗教,类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