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
当下的世界就是不同人的世界之间的碰撞,也是不同世界界限之间的融合、排斥,由此产生的合理或不合理的、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使人痛苦或幸福的,都使我们的世界多元化。
剧中每个人物都在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世界并与其他人的世界摩擦(伴随着刻板印象与恶意揣测):道格拉斯婚礼上讲的“故事”与最后自己颠覆自己、麦德琳的自我保护和“反击”(第三集太精彩了)、希拉与女儿的争吵、主管与司机的摩擦、麦德琳与喜剧编剧的摩擦、片场工作女生与喜剧编剧的摩擦,正是因为这些碰撞和摩擦配上演员精湛的表演使人物变得鲜活无比,编剧功力深厚!另外说说两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角色,一个是剧里最令我讨厌的那位喜剧编剧摩根,一直在说着自以为好笑但实际上甚至冒犯到别人的“笑话”,甚至被批评之后还一味地坚持自己的破笑话,并且认为别人觉得不好笑不是自己笑话的问题,是别人对笑话理解的问题,自大、傻、没礼貌、烦;另一个是希拉的私人助手海伦,这个角色选择“内化”,自己消化种种摩擦,但不见得有很好的成效(精神紧绷、欲哭有泪),俨然一个严厉上级领导下的紧张打工人形象;第三个是主管司机这个形象,既象征着剧的创作者也象征着观众,既处于剧中亲身感受讽刺的一切,将故事摆给大众,又置身事外隔岸观火,更添讽刺意味。

2.媒体更应该关注什么?真相?生存?
剧中主管、经纪人、希拉作为“媒体”的一方,他们只希望让事情化小化了,保住格拉斯和媒体自身,并不关注真相究竟如何,最可怕的是,希拉在报社主管的道格拉斯妻子的双重身份下仍选择站在丈夫这一边,而非站在真相这一边,我觉得这对于一个媒体人来说就是失败的、可怕的,正如麦德琳所说:

3.目睹罪恶而不制止就是帮凶:击碎传统父权叙事下职场潜规则的隐形共犯。
道格拉斯目睹麦德琳遭遇困境而束手旁观,在麦德琳看来就是主管的帮凶,此刻她不再将希望寄于别人,转而重拳出击,从这个角度来看道格拉斯是软弱的、怯懦的,而这也在映射着现实,向人们发出深刻的道德质问:当我们面临相同困境,尤其是在当媒体爆炸、信息爆炸、世界与世界激烈碰撞与摩擦的今天,我们伸出援手?我们视而不见?
4.全剧最令我动容的就是麦德琳与小女儿克劳蒂亚之间的联系。
她们有着这些共同点:对道格拉斯的崇拜:麦德琳从七岁开始就视道格拉斯为偶像,而克劳蒂亚作为道格拉斯的女儿,在真相水落石出前更是无条件地信任着父亲,也因此与麦德琳一道成为真相的寻找者,并且二者都象征着新生代的年轻力量,她们对自己的能力抱有信心,对自己认定的榜样抱有信任感,对自己有着可自恰的安全感。但当麦德琳通过努力即将踏入自己梦寐以求的世界时,她发现入口是肮脏的,自己从小到大崇拜的偶像是肮脏的帮凶,这一刻,她破碎了,但下一秒,她重生并且重拳出击。因此,在麦德琳看来,克劳蒂亚就是年轻的自己,赋予克劳蒂亚安全感的,正是克劳蒂亚肮脏的自己的父亲,当麦德琳将肮脏揭开摆在克劳蒂亚面前,克劳蒂亚碎了,所以麦德琳说:

5.这部剧里的转场城市空镜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特点,是一种间离,间离的作用是让观众脱离情节出来思考,或是喘一口气,很精妙的设计
6.回到开头,这部剧展示了这么多人这么多世界的碰撞和摩擦,融合和排斥了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破除性别刻板印象、职场潜规则、职场脏笑话;立起有别于传统的新的性别认识、职业道德与职业专业性、对真相保持敬畏保持追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