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习作,算是笔者过去两个月集中观看黑泽清作品的第一次内容输出。本文涉及《X圣治》中简单的拉片与调度分析,暂不设计影片更深层次的内容。希望以后有机会写更多关于黑泽清的文章。

尸体不断出现,每位死者的身上都有着“X”符号。每个案子的凶手都被抓住,但他们记不清自己犯罪的经过。调查不断深入,这些命案的共同教唆犯间宫浮出水面,他疑似是用类似催眠的方法让每个罪犯自愿进行杀人。

在我们的观影经验中,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许多与精神控制相关的影片:库布里克的《发条橙》中,导演通过音乐等元素的重复运用表现主角被“洗脑”后的状态;《沉默的羔羊》中,乔纳森·戴米则主要通过精心编写的台词和安东尼·霍普金斯的精湛表演体现汉尼拔这一角色的精神控制力;同样是黑泽清导演的另一部涉及精神元素的惊悚片《毛骨悚然》中,精神控制能力的来源则直接被解释为药物。不同于这些作品,黑泽清的杰作《X圣治》中,对于间宫控制他人的过程展示,黑泽清却往往故意省略了“控制成功”这一看似“关键”的结果,不故弄玄虚的对话,并不刻奇的动作,以及远不如霍普金斯那般精湛的表演都让位出了空间,对于这一过程的展示,最核心的正是黑泽清杰出的场面调度。

...
黑泽清《毛骨悚然》

我们来看看影片约15分钟时,全片第一次正面呈现间宫的控制过程的这场戏。这里先交代一下前因:与妻子同住的小学教师在海边发现了精神恍惚的间宫,于是将他带回了家中。

昏暗的房间,教师坐在阴影中,间宫走出画外。

...

教师想要询问间宫的更多信息,向着间宫走去,摄影机随着教师横移。他走到厨房前,间宫正坐在黑暗的厨房里,只能勉强看清楚他的轮廓。

...

听见水果掉在地上的声音,教师打开了灯,昏暗的空间被照亮,间宫出现在后景,画面变成了景深镜头。

...

关上灯后,两人回到客厅,坐下对话。间宫的脚被茶几挡住,教师的脚被画框截断,两人处在怪异的景别中。

...

间宫谈到教师的妻子,画面切到教师的中景。

...

在一组中景的正反打中,画面切到教师的近景。间宫此时在画外点亮了火。

...

随即是烟的特写。

...

这一组景别不断拉近的镜头完成后,间宫说了最后一句话:“多说一些你太太的事吧”。最后一个镜头在教师的近景驻留了相当长的时间。

...
这一场戏的最后一镜

在影片中的每一场“催眠”戏中,黑泽清都要完成电影内“空间”的构建,家的一楼、医院的房间、审讯室,而这些空间在每场戏的开场都只呈现了一部分,空间的其余部分都是由人物机械式的动作引导出来的,这就是“空间”与“身体性”的互动。我们可以在影片中发现以下几种表现这样互动的方式,它们都展示了摄影机开始没有拍摄到(或者拍摄清楚)的空间:

摄影机随着人物走动的运动。

...

...
医院戏的同一镜中,摄影机随着间宫的动作向后拉并横摇

开灯的动作。

...

...

...
人物在景深镜头中朝着垂直摄影机的方向走动,动作不会引导摄影机运动与空间展示的变化

...
厕所戏中的洗手池

审讯戏中的污渍

在人物的机械式动作不断改变镜头内空间关系的过程中,这些拍摄对象常常是流动的、变化的,如同人物的精神状态一样不稳定。当我们理解了身体与空间的互动逻辑后,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包含空间关系的特写镜头,那么它一定是景深镜头的反义词——人物的精神状态已然崩塌。看到了特写镜头,我们立刻就会明白,这个人一定会去杀人了。

行文至此,本片的基本调度逻辑已经清晰,我也认为可以就此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