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0豆瓣-友邻-个人三位一体
第一部泰伦斯,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要承认作为整体的电影作品不算成功,换句话说,缺乏自洽的内在逻辑和完整性。本以为是纪录片和思想实验、剧情片的三位一体,结果是一锅大杂烩。
野心、主题可以宏大,但不能庞杂、浮光掠影、流于形式。
首先,开头、结尾奇美的自然景观令人目眩神迷,但却仅仅草率地作为故事的序幕和收尾而非贯穿的线索,不但没有奠定好基调,同内容更是牵强割裂,如同无病呻吟,这是哲学系人能干出的好事。
其次,电影毕竟是具象的艺术,必须要用清晰的画面和情节处理。另外主题的多义性并不意味着情节不能有所聚焦,像回归、野草莓、秋日奏鸣曲、何处友家都是以小见大的典范。当然可以不遵照线性因果的传统叙事,也可以是散文化的形散神不散,如都灵之马的粗糙质地、帕特森的平淡诗意。
三个小时还是琐碎冗长了点,缺乏内在联系的琐事拼接,节奏不连贯,掩盖不住的说教意图。典型的费力不讨好,要是处女作还可以接受,70岁拍出那么多片的人则不太能原谅。
视听语言上,太多独立的音乐煽动节奏,和画面不相称,喧宾夺主。剪辑点过密导致时间自然的流动节奏被打破,也没有起到闪回的效果。旁白和摇晃的主观镜头形成了游离的视角,但却难以确定是谁的。
当然,期间还是充满许多新奇的想法与触动人心的点滴,但都不深入、支离破碎。
2025.3.20
《生命之树》的问题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随性吐槽
C+来晚了半个小时。旁边的人咯咯大笑不止,这样的影片有大银幕和互动是正常的,不过还是无法忍受此二者。多次想离场,为何要花费五十块和三个小时的宝贵时间投入在这样的娱乐消遣中?终于完全被淹没了,昏昏欲睡。从视听风格到内容完全无感,斯科塞 ...
《齐泽克》-简评和札记
A-正在读第一本他的书《斜目而视》,再来亲眼看看这位活生生的思想者,从不同的角度再度接近这位伟大的智者。依旧十分亲切的形象,然而今天也有因其伟人光环形成的遥远距离了,他在世却如同逝世。(容许我胡吹一段)他拥有举世无双的极端聪慧和灵性 ...
评分:A-8.0首先,谈谈标题“1951年的欧洲”。一个时间-1951,标志着战后重建期的末尾,战争的问题已经被转化至次要位置了,无论是罗西里尼——在拍完“战争三部曲”后便将目光移至了新的现实问题——还是其他人都开始从战争的阴霾中离 ...
简评
评分:7.9和奥尔米《米兰心事》、《工作》类似,本片既有着旅行者眼中异域风光的魅力-独属于意大利的街头风情和城市景致,也有着与之对应的人物内心氛围和情感纠葛。精巧严密的情节同纪实性的风格完美融合,戏剧性以难以预料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蕴酿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80周年纪念-兼评罗西里尼“战争三部曲”
公众号图文版:https://mp.weixin.qq.com/s/or3Tig9fFd9Zh9GYUITUdA引言赶在今年此时才观看罗西里尼,实在是缘分和命运的安排。一是正好标志着新现实主义运动开山之作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诞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