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电影走出影院时感觉没有预想中的好看,整体稍显平淡,没有明确的观点态度。只觉得影片中“戏中戏”的设定很妙,最后父亲扮演母亲的背影,镜头拉进,没有一句台词,胜过万语千言。半辈子的相伴相守,其中饱含的情感,都在里面了。
本来不想写影评了,觉得是部好电影,但并没有明确的打动我的点。但突然发觉自己可能是习惯了“戏剧冲突”式影片的模式,看电影也习惯于期待情绪的落差,情节的起伏,想要“学到什么”,“领悟什么”。这部电影的主创显然没想这么做。又看了眼网上的评价,那股劲儿起来了,甚至想到好几个情节时又哭了。这是一部没有说教,尽量不带观点的电影。亦如生活对我们一样。
影片整体的平淡,是因为要尽量的还原生活。其实看的时候,我就有种感觉,对,生活里确实会这样。比如吴迪的纪录片被恶意剪辑,他们一家和周围邻居的反应都很真实。一家人虽然很爱彼此,但其实缺少情感层面的沟通,所以不会把这事儿摆到明面儿上说。别别扭扭的,心里都有,但就是不说。也没有吴迪找冯柳柳质问或者澄清的情节,因为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人不会去理会别人对自己的误解,而吴迪也知道冯柳柳不是这样的人,不能怪她。也没有冯柳柳与领导争吵、摊牌的戏码,因为她也不是这种人,辞职就是她表达自己态度的方式。特别是她辞职的时候,领导让人带的话也是做好交接,太真实了。在现实生活里,对错、是非,不会都那么明确的展现或纠正,只有处在不同位置的人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解读,所以大家心知肚明对方怎么想,但都会保持默契,不多说一句。
影片没有明确的观点态度,后来想想也与整体风格保持了一致。影片里的每个人都很自然地做自己的选择,同时又有自己的纠结犹豫,导演和编剧对这两方面平等视之,平等展现。整个片子就是淡淡的,一如生活中的人们,谁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过度关注其他人的选择和纠结,我们只是看到了结果,然后腹诽一下,继续过自己的生活。是啊,生活就是这样的,所以还紧张什么呢,放松过自己的吧。
影片虽然是部生活流影片,看起来不着痕迹,但某些设定还是充满巧思。比如让吴迪拍自己的电影,我觉得是冯柳柳想通过拍电影让吴迪在镜头前更自然,同时挖掘这个纪录片主人公更深层次的东西,关注他在做事时的状态;当然同时也是支持吴迪做自己想做的事。看似是拍电影,重点是镜头里的“假故事”,却带出了吴迪和家人的“真情”。拍电影是明线,通过观察人物做这件事的过程,看到人物的真实模样。特别是最后父亲扮演母亲背影,把这个“拍电影”的巧思与升华主题结合,非常巧妙而自然。虽然是在拍电影假扮母亲,但父亲的感情是真的。有时候反而是在虚幻中,人才能完全放松,展现真实的自己。
说回影片的主题。这部片的英文名叫“gold or shit”,影片里的母亲进一步解释,“成功的不一定就是金子,失败了也不一定就是坨屎。”近几年华语影片渐渐把镜头转向传统意义上的失败者,比如这部片里的主角吴迪,甚至这部电影里主要的角色都跟“成功”挨不着。伴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的逐渐结束,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小,以往那种“英雄式”的叙事、“努力就会有回报”的逻辑落在普通观众眼里反而令人厌烦。所以影视剧更多的关注小人物,通过挖掘平淡普通的日常生活,认可平凡的人的存在价值。其中当然有一部分只是把这种题材当做又一个“热点”,但也有不乏深度思考的作品。《走走停停》就是这样。“金子”和“屎”是对立的两个意向,分别代表“成功”和“失败”,是传统世俗社会评判个人的依据。但当物质生产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多数人已经不愁吃穿时,“成功”有了更严格甚至苛刻的标准,再加上全球整体处于下行阶段,上升渠道变窄,“成功”变得更难了。一部分人开始质疑继而放弃继续被这套评价体系规训,但这里面也有区别。有的人选择把曾经的“屎”当做“金子”,看似反对过去的社会评价体系,其实并没有跳出这种二元论逻辑和客体性思维。另外一部分人发现了这一点,看出来“成功”和“失败”只是外界赋予的概念,“成功”真的会给人带来幸福吗?会不会带来更大的欲望和超出承受能力的压力呢?安于“失败”会让人真的解脱吗?会不会只是不敢尝试和害怕失败的托词呢?所以,问题的重点不在于两者孰是孰非,该站哪一边,而是你是否敢自己掌握主动权?这是你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人生道路上,走走停停是常态。走累了需要休息,休息好了就想继续走。但是由谁来做这个判断呢?是你自己。不用被市面上种种高度凝练的名词左右,不需要把自己完美地配适进某种分类,那些已经有名字的种类都有人实践过了,你不需要完全属于其中任何一个。思想是会变的,际遇是流动的,人生是个过程,别给自己下定义,自己把握节奏,想走就走,想停就停。被迫被推着走,或被迫停下,也没关系,承认自己的有限性,保护好自己的能量,别浪费在无谓的内耗上,再等等,会有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