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刮进推理及武侠小说风,港台地区近水楼台先得月武侠影视作品进入大陆,一部《少林寺》就像那春天里的一把火,武侠风潮熊熊燃烧。大陆作家率先踏足武侠小说,内地影人不甘落后在合拍学习香港电影之中逐渐探索摸索出内地风格的武侠电影,带有香港武侠风却有鲜明不同。其原因一方面是参与香港合拍的经验积累,另一方面内地文艺工作者有着自身对武侠世界独到理解,尤其是功夫动作设计即可理解为内地武侠电影起步摸索阶段的粗糙,也可视为一个武侠电影时期的特色。本片主题不在于江湖打打杀杀,而在于庙堂之上故事背景大气磅礴,武林高手不再是武林争霸,而是决定国家命运。
电影
影片开场光线昏暗不知是视频不够高清,还是当时受限于摄像技术器材黑夜戏总是拍的看不清。大臣手持遗诏宣布摄政王关乎社稷安危,从天而降蒙面黑衣人显然一场暴风骤雨已然来临。黑衣人得手半路杀出来京城总捕头,一番看不清的打斗中大侠死于暗器毒箭。转场后便是总捕头葬礼铁中英亮相,前来吊唁的朝廷重臣陈大人讲明波诡云谲朝局五位摄政王候选王爷去端州,道明电影最大疑团谁是操控黑衣人的幕后黑手。开头大臣是念出来遗诏写的是济州王,所以观众先把他的嫌疑排除,反过头来黑手第一个要铲除便是济州王,因为他也知道遗诏内容。看到这里观众看出与港片的不同,绝非争天下第一,似是古龙侦探武侠又似不是。我认为源于内地传统文化熏陶下,电影人提到武侠目光很难放在市井。
镜头跟随陈大人话语来到五位王爷宴会上,载歌载舞有说有笑。传统文艺歌舞表演那是内地电影拿手戏,场景虽简陋歌舞欣赏别有韵味。葬礼的悲与宴会的喜形成鲜明反差也预示着结局。五位王爷的谈话向观众交代出谁是文武双全的贤王,谁又是祸害百姓的昏庸王爷。转过天来王爷们狩猎,前面提到的贤王济州王一展身手,观众心知肚明他要栽跟头了。由于拍摄经验不足,策马奔腾没拍出气势,反而是猎犬叼着兔子有点看头,马戏驯兽这一传统文艺优势在八九十年代影视作品中大放异彩。济州王被一箭射死,接下来剧情推进十分突兀,莫名其妙冒出个白马山庄,毫无铺垫三位女侠与端州王恩怨。女侠带人去重兵把守的王府劫狱,我是理解不了二位有勇无谋,并且如此离谱一根脑筋都不会动的女侠贯穿全片。劫狱这场戏漆黑一片观众看清全靠火把闪烁。王府岂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正当女侠们要全军覆没之际,杀出来个蒙面人帮助女侠逃出王府。想必这蒙面人定是王府中人,不然如何对地形了如指掌!
端州王指认女侠为凶犯,观众怕是一时看的糊涂?电影女侠故事拍的没开头看得人莫名其妙,悬疑电影最忌讳情节交代不清不楚,更何况是这样连说都懒得说。蒙面人三言两语骗取女侠信任,这哪里是闯荡江湖的女侠客,明明是涉世未深的大家闺秀,观众看的气不打一处来。配角总算亮相完毕,总该主角出马探案了。铁中英对陈大人说得明白,接受此案不为朝廷要为哥哥报血海深仇,目的决定人物结局。铁中英连夜赶路中了歹人奸计免不了刀光剑影。这场武打戏比起前面两场拍摄的光线充足,借助月光观众总算能看清一招一式。铁中英始终站在月光中与阴暗处的坏人,构图形成鲜明正邪对比颇有意境,关键时刻韩氏姐妹飞刀相助。王爷家将赶在铁中英擒凶前杀人灭口。铁中英一句你怎么知道他们是白马山庄的!彰显名捕本色。铁中英小庙遇袭是电影开头小高潮,他一番简单推理便推翻杀人者是韩氏姐妹。原来陈大人深藏不露早已看破不说破。相比女侠傻头傻脑,铁中英的推理及武功符合观众心中的侦探大侠形象,出场亮相赢得满堂喝彩。
隔天洛阳王乘船逃回京城拍的胡闹。小小一座白马山庄竟然吓得堂堂王爷屁滚尿流不说了,最难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一叶扁舟三位女侠潇洒而至,王爷这边不足十个护卫,这拍的不像是位高权重王爷,分明是一介富商雇了几个保镖。虾兵蟹将哪里是女侠对手,铁中英拍马赶到结束这场闹剧,蒙面人则趁乱一箭射死洛阳王。铁中英人物形象十分明确,与其说是武功高强大侠客,不如说是心思缜密的捕头侦探,现场勘查从射箭位置断定凶手不是韩氏姐妹。通过铁中英种种行为,观众早已猜出他与韩彩云是青梅竹马。五位王爷一下死了仨,汝南王怎么死的,在铁中英查案中一笔带过。剩下两位王爷,端州王脸谱化残暴不仁的小人形象,长沙王一副正人君子形象。脸谱化人物的悬疑戏是小儿科的把戏,但在结局中命运弄人的妙用。强将手下无弱兵,俩王爷麾下各有武功高强的家将,黑衣人是谁观众看台词多少心知肚明。长沙王这里所言极是,不管韩氏姐妹是不是真凶,查案要从她们身上下手顺藤摸瓜。
长沙王夜宿寺庙无疑是打着灯笼招呼韩氏姐妹自投罗网。出寺门前端州王大将周峰施展箭术向观众表明身份。实事求是本片从始至终不曾在焦点放在悬疑上,所以这段不应视为败笔,反之凡是凸显周峰谜团便是极其不合理的处理。各方人马准备就绪大战一触即发,寺院夜战高潮大戏。拍的比前面略显明亮,铁中英盯住蒙面人缠斗在一起。韩氏姐妹脑子不好使但确实有两下子,中了埋伏使出各种暗器看得人眼花缭乱。其中马术特技是八九十年代大陆电影杰出的电影特技。经过寺庙一战案情基本明了,幕后真凶为了泼天富贵极大权力,局中者迷铁中英仍无法揪出真凶。依云被乱箭射死,彩云被铁中英救出,端州王兴师动众问罪。之所以要将韩氏姐妹赶尽杀绝并认定铁中英包庇凶手,原来王爷童年时期与铁中英韩彩云一共度过,看来其中必有隐情,只不过电影未继续讲下去,这便解释开头王爷为何陷害白马山庄。端州王强令周峰出手乍看令人摸不着头脑,实则说明周峰所作所为不是端州王下令,指明他卖主求荣。周峰果然用左手掷箭无形之中证实他就是被打伤手臂的蒙面人。端州王真人不露相也有一身好功夫,长沙王指出目前疑点全指向端州王,这可难不住观众不信他会是蒙面人。
铁中英当务之急是找到彩云,正当彩云准备相见之际,蒙面人杀到道出实情大打出手。涉及到韩氏姐妹的情节由于人物设定缺陷没带脑子处理都幼稚,大而化简一闪而过进入到英雄救美。山洞内彩云第一句话:你我不是同路人!方显人物恢复理智。这段继续前文交代白马山庄与端州王血海深仇前因,话说回来了为何不在开头讲明省的观众看着迷糊呢?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儿女情长任君想象。深夜里蒙面人向殿下请罪,蒙面人是谁黑影是谁观众心里有数,但铁中英要找到铁证,在打斗现场找到蒙面人遗落红瓷瓶。长沙王布下天罗地网等着铁中英,长沙王见到蒙面人惊慌失措,情急之下冒出一句你疯了吗!不打自招。 此蒙面人是彩云假扮,我原以为是铁中英棋高一着引蛇出洞,万万没想到是彩云自会灭亡鲁莽送命的损招,俩人被打入大牢。彩云假扮蒙面人图什么,除了诈出长沙王外,没有铁证怎么扳倒王爷?匪夷所思的愚蠢。难道导演与编剧不食人间烟火,所以编出韩氏姐妹荒诞离奇的剧情来。惟有想到的理由是狱中铁中英给观众表演火烧全身的电影特技。铁中英不愧是钢筋铁骨的汉子,背部压住火盆烧断绳索,这是电影浓墨重彩的一笔,特技演员穿上防护服实打实的真人表演。八九十年代此类特技屡见不鲜,要真是为了一场特技牺牲剧情,真乃舍本逐末的败笔。事到如今长沙王打的算盘,端州王岂能看不明白,五位王爷就剩他俩,长沙王要当摄政王,端州王必须死得明明白白。陈大人一直是深藏不露睿智形象破局的关键之人。端州王洞察周峰卖主求荣,如今能救他惟有陈大人。陈大人洞若观火局势不可收拾,所以冒死搭救铁中英夫妻。周峰之心路人皆知,却半路杀出放走铁中英,不知作何道理?个人理解铁中英彩云活着,长沙王才能把杀死端州王罪名嫁祸于人。
拂晓风景如画预示着邪不压正。谢天谢地决战前送走彩云这个大累赘甩掉这个大包袱。铁中英守株待兔与周峰生死决战。他的一番推理不仅不精彩更站不住脚,单凭一个瓷瓶岂能给王爷定死罪,除非能生擒周峰拿到口供。片中两位顶尖高手决战一触即发,我原以为这场戏是全片最高潮,其实不然武戏是最高潮的热身暖场,生擒周峰后与长沙王对峙最为激动人心热血澎湃。铁中英不打无准备之战 先下手为强除掉埋伏在附近的爪牙。决战分为两场戏,第一场你跑我追,第二场马车特技及夕阳之下的写意。我认为决战拍的冗长,除了导演有意为之外,也有一定合理性。一方面铁中英与周峰武功本不分伯仲,不过周峰做贼心虚气势上先输了。另一方面周峰目的是逃跑,他一直在跑,铁中英没那么容易逮住狡猾的狐狸。第一场拍的简单传统,点缀上特技演员从高空坠落表演。主要是演员出彩演技出神入化,演出铁中英越战越勇视死如归的气质,周峰则是胆战心惊无心恋战。第一场结尾胜负已分,周峰吓破胆如老鼠见了猫。
第二场马车上的武打戏,十分明显并非马术表演,而是上难度的武打动作,但由于未表现出马车飞驰的紧张惊险,达不到惊心动魄观感无疑是败笔。俩人坠车后我认为武打戏结束,从此刻起电影拍的是意境,不重实而写意颇有看头。这段戏铁中英没有任何武功招式就是王八拳拳拳到肉,每一击都在宣泄一腔怒火,周峰毫无招架之力心理防线逐渐崩溃。他是被动挨打的一方,一次次挣扎一次次被打倒在地直到精疲力尽,铁中英要抓活的,看周峰昏厥过去便背对着坐下喘口气。接下来一幕想必观众有分歧,不免认为情节不严谨,我反而认为镜头语言升华写意妙不可言。夕阳之中黄昏染尽大地,反派黑影举起巨石走向英雄,铁中英回眸坚定不移的眼神射出正义之光,周峰双膝发软摊倒在地,好一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风景画。
黄昏后黑幕拉下长沙王派人屠戮铁中英亲人。阳光普照大地,王府内迎来案件最终审判。刀光剑影中铁中英大义凛然押送周峰赴鸿门宴。不得不佩服老一代电影人的思想,画面喷薄而出的英雄形象无声胜有声。长沙王面对证据确凿,仍是我之前提出的问题,单凭毒药瓶难以定罪,即便有周峰口供,长沙王指鹿为马铁中英无可奈何。放走女人跟孩子留下陈大人对于掌握主动权的王者十分合理,女人孩子构不成威胁,反而是陈大人尚有利用价值。这一连串大案牵扯到宗庙社稷是一场政治斗争,证据看掌握在哪方手中充当何种政治工具罢了。总而言之比起传统的侠公案小说本片增加悬疑推理是古装推理侦探电影。论智谋称王长沙王当之无愧,布局是环环相扣,虽然证据不能定罪,却能落到端州王手里要他的命,所以长沙王始终要毁灭证据,不落下致命把柄。
孙秀可不是吃闲饭的废物,前面为数不多的出场,与周峰的比试及对长沙王的不理解都变现出英雄被埋没,为最后的壮烈牺牲做足铺垫。孙秀是铁骨铮铮的汉子,长沙王一直以来就他就不放心,大功告成后想必要堵住他的嘴。忠诚与正义两难抉择,孙秀毅然决然霸王自刎,既没有背叛主子,又助铁中英击杀长沙王。孙秀这一人物极具深度,突破传统常规的走狗爪牙脸谱人物,反转为悲剧英雄给观众惊喜。由于前期孙秀有过铺垫,所以铁中英反败为胜合情合理。
长沙王本来稳操胜券,终究敌不过天理昭昭。长沙王这一人物前期隐忍不发后期不可一世,演员演绎的入木三分。万万想不到无德无能的端州王坐享其成,他应允铁中英功成身退,而陈大人的提醒观众心知肚明。至于原因前面也有交代,童年同村之仇及铁中英不为他所用是个不大不小隐患。结局不走寻常路,到头来奸诈小人当上摄政王,而无形之中助其上位的却是正义大侠,可谓是天意弄人。悲剧结局是一代电影人的艺术追求。结合故事时代背景明朝时期,十分贴近官场党争倾轧的历史。陈大人一副文人傲骨,丝毫不逊于侠客,舍身取义是艺术表达,观众不必揪住细节不放。血染一片红电影落幕,无言诉说铁中英夫妻俩的结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结语
影片开头叙事颇为混乱,前面流于武侠电影形式,以甩掉彩云这个包袱累赘为分界线,电影高潮迭起从写实升华为写意,从商业武侠片回归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总体而言本片秉持武侠电影特色,后期凸显思想表达,无奈受限于武术指导动作戏乏善可陈,特技表演不足为奇。在大陆电影人踏足武侠电影领域不舍弃艺术思想追求的合格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