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林中迷案》上映于1984年,在我國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首創動物案件并成功塑造了親切和藹大智若愚的神探波洛大銀幕形象。改革開放打開國門後,日本及歐美的偵探推理小說第二蜂擁而入,尤其是翻譯引進了多部推理女王阿加莎的小說。就此便要說李丁扮演的老隊長,創作源泉是波洛我不敢妄議,個人傾向于不是。老隊長取材于現實中的老刑警,尤其是特殊時期下恢複工作退居二線經驗豐富看淡名利的老同志。最終呈現在銀幕上的人物與遠在英倫三島的波洛是異曲同工之妙,兩者看穿謊言洞察人性,待人接物以和為貴,比破案嚴懲罪犯來更重于發揚人性之光拯救失足者。我對老隊長的結局是不滿憤慨的,編劇導演創作思想仍停留在過去大無畏犧牲精神,目的将人物拔高升華無可厚非,但電影拍攝于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老隊長應當活着見證真理永存,看着為之奮鬥一生的幸福美好生活是個什麼樣子,為了建設四個現代化當好領路人發揮餘熱。

...

電影

片頭是八十年代沿用反特電影的驚悚風格,烏漆墨黑的樹林配上恐怖音樂,片頭見好就收因為下面是老隊長和孫子出場,不适宜過分渲染恐怖。爺孫倆打獵發現屍體,驚奇的是現場有一隻猴子不願離去,老隊長抽着煙鬥兩眼直勾勾的盯着猴子若有所思。開場一幕一氣呵成名偵探徐徐而來。調皮的孫子、可愛的猴子、睿智的老隊長,二人一猴溫馨诙諧的畫面在電影中多次出現。刑警隊長來做客,老隊長欲言又止自己少管閑事,話裡話外意有所指,新任隊長郭軍點破玄機,老隊長不甘心離休。既然老隊長是貼近生活的人物,當時的觀衆定是看出門道,老隊長堅持真理不是下放勞動就是長期靠邊站,剛恢複工作不久便離休心裡過不去這道坎,換誰也一時接受不了。作為一名捍衛真理的革命戰士,在大是大非前放下個人榮辱,郭軍說了兩句軟話,老隊長順坡下驢,正如他所說老獵人見了獵物,雙眼發光走不動。一幕塑造出老隊長人老心不老老頑童诙諧幽默的性格。隊長郭軍對老隊長知根知底尊敬有加,初來乍到的小王則不同,認為老隊長是倚老賣老的糟老頭隻會礙手礙腳。小王并非個例故意醜化,在當時補充了新鮮血液大批年輕幹部走馬上任,與老同志之間難免有意見分歧觀念碰撞。片中小王講究個人衛生,老隊長則是節儉不能浪費茶葉,倆人出發點不同,不能片面判斷誰對誰錯,要知道老一輩人生活習慣與新一代年輕人是不同的,老隊長生活的年代物資緊缺能喝上茶知足,所以在八十年代電影不是故意抹黑老隊長不講個人衛生。

案件要從頭查起死者生前住宿的旅店查起,初步判斷是身上的柒佰元現金露财送了命。回去的路上冒出個白天關門不幹活向妹妹借錢的鐵匠來,其中給了年輕姑娘不少鏡頭,看來她在後面是關鍵人物。跟随着耍猴人足迹,老隊長郭軍便衣到大集暗中調查,這是電影首個高潮,看點不全在走私團夥上,借大集人多熱鬧盡情展現雲南少數民族風情,四面八方的人來趕集最具地方特色,雲南的好山好水好風光,民族服飾土特産必不可少。老隊長郭軍走走看看帶着觀衆大飽眼福,溢滿大銀幕的民族服飾,如同置身于服裝秀,壓軸表演的事耍蛇人,古遺迹金剛塔。由此可見改革開放初見成果市場經濟下物資流通百姓安居樂業。凡事都有兩面性,物資豐富經濟犯罪随之猖獗,這不大集裡有個倒賣走私手表的壞人在拉客。這可逃不過郭軍的火眼金睛,羊肉湯店大有文章,簡簡單單一場調戲老闆娘的戲各色人物彙聚魚龍混雜,猶如古代俠義公案小說裡的黑店。猴子莫名其妙發狂奔向後院,老隊長苦苦搜尋的白羊原來在此。順藤摸瓜摸到這家黑店與命案脫不了關系。夜晚團夥老大鐵拐劉與張寡婦好酒好菜吃着喝着,倆人談話向觀衆提供了不少軍工廠失竊案和耍猴人命案線索同時又清晰劃出一道紅線把兩個案子分割開來,電影主創高明之處在于看似為觀衆解謎提供幫助,實則扔了一顆閃光彈令觀衆看不清真相。

鐵拐劉貪财惜命沒吃豹子膽敢打軍工廠主意,企圖趁火打劫從罪犯手裡撈一筆。電影人物塑造走向商業娛樂化,注重人物形象飽滿,告别過往千人一面的臉譜化,這裡張寡婦與鐵拐劉為錢傷感情,即表現出狼狽為奸,也表現出倆人有一定的真感情,張寡婦一颦一笑轉臉柳眉剔豎,表演的惟妙惟肖。至于倆人演出來鐵拐劉實殺人犯,再明顯不過是煙霧彈,他做事有分寸既然不敢偷軍工廠,那更加不會做賠本買賣為了錢殺人,他可是走私頭頭手裡不缺錢。既然不是鐵拐劉為錢殺人,那命案關鍵便是誰缺錢會為了錢殺人。電影情節處理巧妙,鏡頭一轉老隊長去抓賭,輸急眼的賭徒是會為了錢走上懸崖死路。這場戲盡顯老隊長辦案經驗豐富,賭徒關燈一片漆黑要趁亂逃跑,而老隊長紋絲不動氣定神閑堵住大門,打開手電筒一句話誰敢動,完全控制混亂的場面。賭博不是刑事案件,老隊長目的是治病救人,參與賭博的有兩張熟面孔,其中一個是旅館的服務員。老隊長對屢教不改的鐵匠是劈頭蓋臉的臭罵,最後來了一招送公安吓唬他。可惜的是對于鬼迷心竅的人吓唬是不管用的,必須讓他吃點苦頭才會浪子回頭。

電影在開頭郭軍道出有兩個案子,至此命案算是整理出頭緒,接下來的重點是軍工廠失竊大案,偵破此案不是抓到罪犯如此簡答,要人贓并獲不能讓軍工機密洩露出去形同抓特務。要說反特那可是中國電影的看家本領。電影節骨眼是走私出境通道,所以場景一轉來到汽車運輸隊意有所指。警方這邊現已查明鐵拐劉實林場檢查員,老隊長和郭軍去林場探探虛實。山路是束馬懸車十分險峻,老隊長驚歎一聲好家夥!看到這裡我的胸口咯噔一下,既然電影細緻拍了山路危險,後面必有下文。我樂觀猜測是鐵匠幡然醒悟在此見義勇為抓獲罪犯,或是鐵拐劉與罪犯玉石俱焚,萬萬想不到竟然是老隊長在此犧牲。來到林場鐵拐劉忠于職守,老隊長看着他的瘸腿若有所思。問話過程中是老獵人遇到了狡猾的狐狸,兩位演員的眼神直勾勾地穿過對方的身體窺探内心。耍猴人案發時肯定經過檢查站,鐵拐劉不是兇手便是目擊證人,他包庇兇手意欲何為呢?臨走前老隊長盯住鐵拐劉的煙嘴,看來是有重大發現。在林場門口碰到車隊金師傅,這個鏡頭拍的到位,三路人馬齊聚于此暗藏玄機。咦!鐵拐劉身邊德傣族小夥不就是鐵匠妹妹的男朋友嗎?難道他為了彩禮走上歧途加入走私團夥了?這個小夥是煙霧彈作用不可小觑。劇情中這段依舊是查命案,但是看過結局後恍然大悟,電影其實拍的是失竊案線索,怕觀衆看不明白下面特意加了一場戲。

...

鐵匠被關了幾天面容憔悴,這回是吃到苦頭懂得珍惜生活喽。不給個教訓他是死不悔改,走出拘留所重新做人。他有所不知正是老隊長堅持真理救他一命。同樣要是沒有老隊長的良藥苦口,郭金是要犯錯誤的。鐵匠回家第一時間重燃火爐叮叮當當敲打起來,而徒弟的伍佰元聘禮,原來是老隊長拔刀相助有情人終成眷屬。一旦錢的問題解釋清楚,他的行蹤豁然明了老隊長安插的卧底。同樣是賭徒小馬便是另一個和悲慘結局,窮途末路錢越輸越多債越欠越多,為了錢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小馬一死案件又成斷了線的風筝,郭金吃一塹長一智頭腦保持清醒茅塞頓開,案件屢屢走進死胡同全被現場留下的瘸腿腳印誤導了,這個腳印其實是老司機的腳印。電影目前出現過兩位司機,其中金師傅混個臉熟。案件柳暗花明又一村偵破思路天翻地覆,殺人兇手不是賭徒圖财,不為錢那殺人動機是什麼呢?老隊長盯住細節,換言之耍猴人除了有錢外還有什麼特征呢?自然是那隻猴子。由此想起鐵匠提及到有人打猴子,散落的線索重新連線。每每在一籌莫展時猴子立大功。歸根結底理清頭緒的事一直苦苦思索用心觀察的老隊長,猴子不過是線索,破案的始終是公安戰士。金師傅對耍猴人下毒手完全是做賊心虛,殺死鐵拐劉動機前面交代過,掌握走私通道的鐵拐劉想要橫插一杠子。金師傅去林場在老隊長眼皮底下把軍工廠白金坩埚交給鐵拐劉。殺死小馬動機更加簡單孤注一擲斷尾求生。他接二連三殺人可謂是做的天衣無縫,壞就壞在無言證人猴子身上。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出老獵戶的手掌心,老隊長把孫子送回家了無牽挂走向獵場捕狐與片頭相呼應。狐狸嗅到危險氣息,車隊調度員奮不顧身阻擋罪犯出逃,這一人物前面有過塑造三言兩語刻畫出認真負責的形象,所以這段不怕流血犧牲有前因,足以見得編劇費盡心力打磨劇本力求做到每一個人物形象飽滿。狡猾的狐狸半路來一招調虎離山,眼見殺死主人的兇手逍遙法外,猴子跳進駕駛室為主報仇。這段是電影特技槍戰與猴戲巧妙結合的典範之作,觀衆為猴子通人性啧啧稱奇,又看猴子躲子彈心有餘悸,為本片最精彩的動作場面。

正如猴子作用不是決定性的一樣,抓罪犯的不會是猴子,金師傅擺脫猴子開車向國境線疾馳。走到之前展示過的危險山道,老隊長在此等候。這段戲拍的不如猴戲流于形式,生生把老隊長拔高。罪犯威逼利誘老隊長無動于衷,最後與罪犯同歸于盡,老隊長結局顯然與氣定神閑燃燒腦細胞的神探形象自相矛盾,況且李丁飾演的老隊長骨子裡透着诙諧大智若愚,結尾來一出苦情戲壯烈犧牲由喜轉悲令觀衆猝不及防。一個時代講一個故事,電影本事未凸顯敵我鬥争的殘酷性,又何必多此一舉呢?老隊長活着發光發熱為新時代保駕護航不是更有意義嗎?歸根結底1984年的電影工作者仍被過去的影子束縛住,正如那個時代是開是關争論不休。不禁感歎老隊長的犧牲時也命也。

結語

片中老隊長與遠隔重洋的神探波洛有許多神似之處,他們走進迷霧重重不慌不忙處之泰然,動腦袋裡的灰色腦細胞卻從不動手,難能可貴在破案同時注重挽救人,懂得人情世故又堅持原則,比起一頭鑽進案件中一門心思抓兇手,而不知道救人挽救悲劇的名偵探凸顯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老隊長勸鐵匠迷途知返成全她妹妹喜結良緣,如果不是失敗結尾,老隊長活下去會拯救更多的人。李丁表演神乎其技。老隊長言談舉止盡顯老頑童,卻能做到不是扮醜嘩衆取寵之嫌。破案中流露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案情越緊急越沉穩越複雜越冷靜,堪稱李丁藝術生涯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