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2追完番以后,纠结了好久,打两星感觉太苛刻,打三星又感觉它不配。

第二季,绝对属于是第一季的狗尾续貂之作。第一季珠玉在前,第二季拍成这个样子也就只能值2-3星。如果不是有第一季在前,我可能会比较喜欢这种还算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就像是去酒店吃大餐,吃了一顿精致的鲤鱼跳龙门,服务员说后面还有更大的好菜。你满心期待,给你上了一盘雕刻成鲤鱼跳龙门的拌黄瓜。你会大呼这是在干什么,坐过山车吗?反差感?享受俯冲的刺激?

第一季到第二季,可以说是做到了人间最难适应的事情——由奢入俭。我喜欢说一句话:我喜不喜欢这部作品,看我最纯粹最本能的生理反应。

看第一季的时候,我几乎是从头鸡皮疙瘩起到尾,眼眶也是湿了又干循环往复。我克制不住自己想追番的心情,用了两天时间追完了第一季。这种冲动坚定地告诉我:我很喜欢这部番。这是一部优秀的番——至少对我来说。

到了第二季,我在干什么:追到第四集甚至看了一半看不下去,去看别的了,顺便给朋友发微信吐槽怎么拍成这个样子,这是在干什么。最后还是硬逼着自己说:既然都开启追番了,要不还是看完吧,不然心里老是悬着这件事儿更难受。

说说为什么我不喜欢第二季,不如说说为什么我喜欢第一季。第二季有的精品,第一季也有。第二季缺少的东西,第一季也有。

第一季从头开始的EMMA,引出了整个有趣的穿梭时间的奇异世界观,放飞了想象力。而后的一个一个小单元,不仅在麦麸上做到了极致成功,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包括我),同时还深刻的带给观众关于接受命运的必要性,关于人间生死离别的沉重感,每一把刀都结结实实的扎在心上,整个人的情感全部投入其中。

情感,可以大到因为一句话改变了整个人生命运的EMMA,或者无论如何也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亲人朋友丧生的无力;也可以小到姐妹面摊之间的闺蜜情,一直没敢说出口的恋人表白...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或大或小的情感共鸣。这是属于中国人特色的情感,也是国漫能与其他动漫区别开的最大因素。你可以说他原画出自韩国画师之手,音乐日本人制作居多。但内核——是国漫的,是中国的,是特殊、模仿不来的。也是最接地气的,你走出家门,就有可能在大街上看到类似的故事,能够引导你再次回忆起剧情,这种生活气息难道不是最好的代入感吗?

同时EMMA的主线串联起整部故事,悬疑引人入胜,反转令人难以置信,一气呵成顺畅无比,看完之后确实大呼过瘾。而且虽然这部剧是靠着“超能力”为主,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超能力,剧中的两位主角也没有过多的依靠超能力进行一些常人难以做到的事,第一季整部剧最核心的就是人类真挚的感情。

第二季呢,把第一季的优点全部反过来变成缺点,这就是第二季。过多的超能力打斗,各种反派势力接连登场,尺度更大了,剧情更眼花缭乱了,但为什么却更单薄了?

我们能在第二季找到一点第一季的温情吗?我个人认为没有。第二季的“刀子”更像是导演以为自己知道如何打动人心,于是抱着一大塑料筐刀子,随便往观众身上倾倒,能扎到就算胜利,划伤了你的皮肉就算胜利,导演管你被刀子伤的有多深刻,学到了什么东西,他只管像容嬷嬷扎紫薇一样扎你。每一集都给你发无数的刀子,扎到哪个是哪个,我就不信你不哭。

刀子,是要有无数的生活经历做坚实情感支撑的。这样发出来的刀子才深入人心。而不是给你一个看着特别可爱的角色,然后下一秒——呀TA死了!刀不刀?刀不刀?

刀?好的,那一集多死几个可爱的角色,刀不死你。然后一直这个套路延续下去。(还好最后王娟活下来了。我好喜欢这个酷姐姐。)

还有陈警官的妻子穿着婚纱参加葬礼那段,是,是很震撼,但我感觉这种震撼没有源头,就像是别人硬扔给你一样,突兀的拿着这种重重的生离死别把你砸的晕头转向。后来我一想,就是没有足够的剧情铺垫和情感支撑。单纯就是:“引入可爱小警察——人没了——倒序两人的爱情故事”这么一条用烂了的发刀子套路,在一集之内迅速完成,赶着趟的发刀子。

后面的王娟也是,出场一共加起来到十分钟吗,被偷袭,发刀子完成。

后面的李天希也是,好不容易长成人的小姑娘,被偷袭,发刀子完成。

你知道一个再宝贵的东西,在无节制的使用过后,也会变得平平无奇吗?

好,你如此急着发刀子,想把时间留给主要剧情,OK的。你主要剧情呢——超能力大神拼能力,拼拳脚,嘿嘿哈哈、叮叮当当地打了一整季——没了。

啊???

导演你不会以为你这个动画的打斗画面做的很炫吧?打来打去就是这几个动作,木偶人打斗僵的不行。你渲染成这样,是怎么好意思用这么大的篇幅填满整部剧的?一集恨不得三分之一都在打。你不是武侠剧,你是超能力剧啊!可是怎么这么喜欢打架呢?我看武打我为什么不去看李小龙,成龙,李连杰?

好,不说打架,你把你第一季最引以为傲,最吸引人的“感情线”浓缩的非常糊弄事,大部头就是超能力大战。可是我如果想看超能力,为什么不去看美漫。美漫对于时间线的故事讲述反而精彩一点。而且他们是纯超级英雄大乱斗,看着也更爽——要放飞想象力我就飞到底嘛,我为什么要看这种“半接地气”的,又想和现实生活结合,但是结合的又不彻底、动不动就想浮空的浮躁四不像剧情。

剧情漏洞一大堆,这一季也纯纯变成了只追求反转,牺牲剧情合理性,不亚于电影院上映的国产悬疑大烂片。是去取经了吗?(没错我在阴阳怪气你,默杀!!!)

最重要,也是最搞笑的是角色的塑造。

整部剧的核心都是:怀疑妻子出轨。剧里竟然有两个男的都在怀疑自己妻子出轨,然后用“怀疑妻子出轨”的单薄动机在外面衍生出了一堆花里胡哨的剧情。啊?女性推动剧情发展就靠“疑似出轨”是吧。2023年的番,就算你2021年写的剧本,那个时候也不咋流行这种“回家的诱惑”式出轨复仇剧情了吧?我的天哪你整部动漫做的真的很时尚诶——然后来个疑似女性出轨逼男人发疯。

额。

请问观众能够代入的感情是...?

我倒怀疑剧组蹭热度,什么热蹭什么。家暴热,OK,我就放一整条家暴片段进去(即使没有给女性受害者特写,我看的也是非常不适,家暴的音效和男人施暴的动作贯穿其中,而且持续很久,属实没必要吧,依然是把受害者角色架在火上烤来博关注。)

还有这一季动不动就出现的,非常猎奇的血腥镜头,比如夫妻双方血腥互砍这种场景,真的有必要吗?

猎奇的剧情也层出不穷,比如哥哥操控自己的母亲去鲨自己的父亲,结果父亲同时完成反杀——啊???这还能拥有正常的人类情感连接吗?请问观众在里面代入的情感是?观众的爽点又在??观众的刀点又在???

用非常男性刻板印象的手法塑造出来另一个所谓的女性角色“姬圈天菜”——王娟,又能打又酷又不苟言笑的假小子飒女警,然后立即给她一刀送她差点上西天!

用无依无靠的穿着婚纱参加葬礼的,警官的大肚子寡妇妻子来展现悲惨...

难道女性角色的作用就是——被虐的够惨,才够畅快?虐女成瘾是男性导演最容易踏入的“舒适圈”。比如其他影视中,惨惨的妓女,惨惨的皇妃,惨惨的宫女,惨惨的她们。

手无缚鸡之力梨花带雨被家暴——惨。浑身武艺却被一群男的围殴偷袭——惨。寡妇带未出生的孩子孤单过一辈子——惨。

我们好像没看到过除了上面这三大类之外的,新颖的女性角色形象。很久没有看到过了。更别说这一季的乔苓纯纯沦为过审工具。除了开头捅了陆光一刀,结尾继承小妹妹超能力之外,她没有任何用处。麦麸就大大胆胆的麦,别再把女角色当陪衬了好吗?

也许你会说,啊对!我在用这种手法引起大家对于弱势女性群体的注意!可你也没有教女性观众应该如何避免。你只是当着观众的面把她们虐的血流不止,让大家捂着嘴巴说“好惨,好惨”,但没有任何警示作用。我们应该怎么避免?如何防范?我不知道。

我知道的就是,你想让观众说:“这帮男的真不是东西” “男的都喜欢家暴” 然后无声无息引起新一轮的男女对立。呼吁男女平等,一定要靠这种方式吗?

再看看第一季是怎么做的。正直勇敢决定揭发做假账公司的EMMA,闺蜜齐心协力卖面条的“女寝那一碗”,乐于助人、积极帮助找孩子的乔苓,勇敢求爱的徐姗姗,为爱献身的大地震中的母亲...每一个女性角色都积极承担起了人类最真挚的感情。而不是匆匆把她们虐个遍,然后草草丢下线。

再说说男角色,陆光捂着肚子丢了一整季先不说了。我们说说里面的警察们——真的不是在给警察们抹黑吗?

先是一堆警察被躲在厕所里的人骗的晕头转向。又是肖警官一整季都在:

被打晕了。被电晕了。被砸晕了。

这是在干什么!??老铁!你在剧里的作用是??当坦克吗???

该看管的人没看好,让人家自己掐自己掐死了,或者是让人家躲在厕所里偷偷跑出去了。要么就是一个不注意就被偷袭了。破案是一点没帮上忙,喊了一季的“我要叫增援”楞是一个人没叫来。

我说老铁,你要是在警队里人缘不好,你可以直说的,别死要面子活受罪。

最后在剧场里,终于叫增援了!增援终于到了!

我寻思你叫来多少增援呢——就仨。还被炸了埋里面了。你用三个普通人举着枪傻傻的跑进去去抓超能力者和前刑警,really!?

弹幕都有人在说:“喊了一季的增援人呢?”我知道你想创造主角光环,但也没必要把其他配角都当弱智去塑造吧???

我也能预感到第三季只会更加生硬。把这些最宝贵的东西丢掉了,真的很可惜。

少了人间真情的感动,还能算感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