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被杀害的人,是程春;而杀程春的人,是刘大福。刘大福,学习成绩优异,但是,仅仅只是学习好,并非品学兼优,品德品质方面,确实堪忧。
程春丧夫,在夜市做熟食生意,又兼做皮肉生意。刘大福,即将上大学的高中生,在夜摊吃食与程春相识,郎有情妾有意,一来二去,刘大福爬上了程春的床榻。剧集在刻画大福的青春期骚动,犹豫不决又被激素催动前行,最终理性屈服于本能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在大福看来,他与程春不过是一时的激情失德,上大学时虽然拿了程春给他的钱交了学费,但是见识了大学与都市风光之后,他对程春开始弃如敝履;反观程春,她对大福是有情感的,记得程春的第一场戏就有一句问:你爱我吗,带我离开……之类的台白,可见她对大福是付出感情的。
在程春看来,大福跟别的男人不一样,他们弃她,在她看来是应当的,毕竟都只是一场生意。程春被杀之前,她哭诉,她痛苦不能罢手——因为在她眼中,大福是她的爱,是她的希望,所以她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一分一厘积攒下来的积蓄全部给了他,她要等他学成归来再带她离开库鲁——大福是爱,是欲望,是新生,是希望。
反而大福,他眼中的程春意味着什么,基本上跟程春对二人关系的看法几乎是完全相反的,程春不是爱,是大福的理性没办法战胜的情欲,是他欲掩盖而不得的伤疤,是他不想提及的旧时光,是他想彻底掩埋的历史污点,大福改名大志,可见他对旧时回忆是有多嫌弃,嫌弃到连名字都不想要了。这是两个人完全无法相互妥协的原罪,是对这段感情的感受,完全相反,只能注定愈走愈远。
程春越想抓紧,大福越想逃,大福越想逃,程春越想抓紧。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就像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越扯越拉越紧,越解不开。程春之死,还能说是大福一时错手激情杀人,这时候的大福仍旧还称不上恶,如果他愿意承认与程春的关系,如果把程春送去抢救,也许程春还能被救下,但是他选择的是给刘三成打电话——至此时,大福终究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给自己做辩解了。
程春一死,整部剧里最重要的一个命运齿轮开始转动起来,所有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整条线这样捋下来,恶吗,恶的;很恶吗,似乎也不至于。每一个齿轮转动,似乎都能给他们找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甚至可以归咎于环境,或者认知。一春逝则万罪生,这部剧有一个拍得好的,是自春之齿轮开始转动之后,大部分的剧情基本上都符合事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是那种生拗硬造,光是这一点,它比大部分的剧要好上一个档次。
我喜欢这部剧,但我不会去二刷,因为太沉重,太叫人无所适从。这种沉重感,是剧中的人物和剧情的那种无力回天的悲悯感带来的,观剧的过程中常常会去想,如果给他们再多一次机会,他们会做出另一种选择走向另一种人生吗——但是大部分的时间会发现,他们不会——再给他们多一次机会,他们大概率依旧还是会按原来的轨迹是行进,这是这部剧最让人绝望的地方——无法救赎,无力救赎,没有救赎。
这种不救赎,比全员恶员更加人绝望,更让人感觉沉重,更让人窒息。他们并非是因为人性之恶去为恶,而仅仅只是人性使然……这,如何能够救赎。
一春逝,而万罪生。看不到任何出路,是为最大的悲悯。
白夜剧场,我写过《边水往事》和《微暗之火》的剧评,甚是喜欢,这部剧在我的观感里,可以跟这两部剧并列。最近看过了迷雾剧场的《乌云之上》和《借命而生》,看过X剧场的《棋士》,如果就近期的这几部剧综合来看,X和白夜,似乎比最老牌的迷雾要略好一些。
以上,2025-05-02 13:08:15;乙巳蛇年庚辰三月辛未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