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映以来,时隔半个多月,电影《阿凡达:水之道》已经顺势超越《壮志凌云2:独行侠》,登顶全球票房年度冠军,并正式进入影史单片票房榜前十,目前国内票房也已突破12亿。

...

纵观每到跨年前后,总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时间“里程碑”来提醒我们回顾来时走过的路。它既是四年一届的世界杯盛会,也是十三年后才得以再会的潘多拉星球。这种时代仪式感,更是我们平凡生活中难能可贵的浪漫。

...

时隔十三年,再度提起《阿凡达》,那些当年被影迷津津乐道的话题依然历历在目:3D观影的启蒙,一票难求的盛况,卡梅隆的票房神话,等等。

事实上,在对新作《阿凡达:水之道》的探讨中,我们依然还是离不开这些范畴。这足以说明它早已走在了时代前端,也说明时间丝毫没有削减它牵动人心的魅力。

...

回望前作《阿凡达》,早已成为好莱坞商业巨制和沉浸式观影的代名词,其续作《水之道》也依然不负众望地延续了宏大的故事和华丽的视觉。

离开森林来到如今的海洋,系列作品的野心才在潜移默化中显现出它的真面目。我们得以看到一个全新的潘多拉星球,并得以见证更多人物和概念被嵌入故事,从而造就世界观的延续。

...

我们也由此感受到卡梅隆导演不一样的一面:他在“水”与3D观影之间建立起羁绊的“老顽童”的一面。我们也难免看到一些遗憾的不完美,以及用不完美所构建出的沉浸感。这所有,都是电影《水之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如果说,前作《阿凡达》是以杰克·萨利为核心展开的像《阿拉伯的劳伦斯》那样的个人英雄主义史诗,那么《水之道》则更像是指向一个更宏大世界观的一部奠基之作。

在影片《水之道》中,杰克·萨利不再是绝对焦点,而是伴随着纳威人与天空任两大族群谱系的开枝散叶,从而成为群像的重要部分。他已然成为某种象征,为寄托创作者的表达而存在。

...

我们从主创团队中编剧一栏的变化,也可以清晰地捕捉到这种倾向。乔什·弗莱德曼,这位曾执笔《基地》《翡翠城》及《雪国列车》剧集版等作品的编剧加入到了卡梅隆团队中。这便意味着《水之道》的剧本创作重心不再是单部作品本身,而是放眼更宏观的视角,意在对整个系列中庞大的潘多拉星球的世界观进行构建。

...

有人的地方才有故事。如果想构建一个庞大的世界观,那么自然需要先刻画出一组组的人物群体,就像《权力的游戏》中的各大家族那样。

影片《水之道》便是先以不同族群来划分阵营,再围绕两个阵营当中分别的叙事线索和人物的情感生活来安插新人物、发展旧人物。继而通过碰撞与变化,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在不同的叙事段落里编制成网,最终让所有人物真正浸入到潘多拉星球的世界观当中。

...

亲情在影片《水之道》中显然是被卡梅隆视作主要人物情感生活的焦点。可以说,“家庭”的概念,正是构成《水之道》在电影“阿凡达”系列作品谱系中独特性的核心所在,也是顺应角色客观成长规律的必要描绘。

如今的杰克·萨利和爱人奈蒂莉,已经不再是第一部中的“神雕侠侣”,而是伴随爱情的升温,走向家庭并升级为父母。这三个孩子的到来,极大改变了两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卡梅隆看来,杰克和奈蒂莉在第一部中那种毫无畏惧、上天入地的英雄主义行为准则,显然应该有所变化。

...

成为父亲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杰克·萨利这位曾充满极具反叛精神的战士,他的责任感在此被重新定义。他不得不努力学习纳威人的社会法则和语言,处处小心谨慎。

而当保护纳威族群的原则和保护家庭的责任之间产生了剧烈的冲突时,他便不得不在挣扎中被迫成长,甚至在生与死之间显露出不曾有过的无力感。

...

但另一方面,奈蒂莉的形象则得到更多的描绘。她如今不光是强悍而已,更像是一个家庭的领袖,一个绽放出坚毅光芒的独立女性,当然亦有着来自家庭层面的对孩子们的无奈与愧疚。

卡梅隆所做的便是让这些角色随世界观演变进一步成熟,当他们意识到,在自己的生存和价值实现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责任时,便会反过来为这个故事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

另一方面,萨利一家特殊的家庭结构,也在影片的反殖民大故事背景下显得颇具象征意味。萨利本身作为潘多拉星球的外来移民,同原住民进行结合所创造出的下一代,其实就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少见的“移民二代”。

影片中反复被提起的,他们跟土著纳威人不一样的手掌,也印证了卡梅隆试图突出这一矛盾的构想。在萨利一家与另一部族建立盟友关系的道路上,这矛盾无疑是很难逾越的阻碍。

...

甚至在这家庭中,还收养了一个人类男孩和未知其生父的混血纳威女孩。对于这两个孩子,奈蒂莉一直都心有芥蒂,这无疑在其家庭内部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与此同时,这样的家庭设定也保留了一些与“天空人”阵营的情感链接,使得在这个庞大的潘多拉星球中的角色们的价值体系最终免于陷入到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当中。

...

纵观影片《水之道》的人物谱系构建,之所以看起来复杂但却并不乏味,其原因正在于卡梅隆选择大部分时间都从青少年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

就像杰克·萨利那样,孩子们也被迫经历了身份的转变。此前他们作为移民二代和原住民和谐共处的短暂光景不复存在,身份的矛盾再次被摆到台面上来。

...

他们作为逃亡者,来到新的文化环境,努力尝试去融入,想尽办法被接纳,迫切渴望拥有自己的身份;而父母却往往无法理解他们对于身份缺失的强烈不适感。如此一来,他们的家庭生活中便出现了价值体系的矛盾,从而也避免了因谈到亲情而带来的说教感。

由此可见,影片《水之道》中围绕着“亲情”所构建的这幅人物谱系,不仅仅只注重描绘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时也一并地描绘了他们之间的互不理解、优点与缺点。

...

相比《阿凡达》,这部续集中的人物并不完美,跟现实中的我们一样具有多面性。即便始终都身处自我纠结之中,杰克·萨利仍然会和所有父亲一样,给孩子们足够的家庭教育。而孩子们也有自己的青春张扬,虽然身陷战火,但他们还是会不时带着好奇的童心出发“探险”,也偶尔会和父母谈上一场心。

...

他们所遭遇的,就像现实当中普通家庭的经历一样,真实、复杂又富有亲切感。相比通常类型电影中虚构痕迹相对突出的家庭关系,显然更容易引起观众们的情感共鸣。

显然,影片《水之道》中的人物网络相当庞大,同时也饱含着真切的情感。正如叙事过程中视角的不断转换,好似卡梅隆也在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思维,跟着杰克·萨利以及这些个性鲜明的孩子们一同在挫折与未知中经历成长。

...

谈到《阿凡达》,似乎人们总是绕不开“进步”这个词。13年前的今天,它标志着世界电影技术由此迈入一个全新阶段,也重新定义了21世纪下一个十年的观影习惯,一度让3D电影在主流商业类型领域疯狂盛行。

如今的《水之道》依然在当年基础上实现了新的进步。不光是单纯的水下拍摄、动作捕捉技术,更是用技术制造奇观、展现奇观,并将其与现实间建立起联系的3D电影理念的进步,同时也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态度的发展。

...

顾名思义,影片《水之道》和“水”有着紧密的关联。卡梅隆将纳威人的舞台从广袤的森林迁移到深邃的海洋,让纳威人开始在银幕前“与水共生”。这并非卡梅隆的一时兴起,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圆梦计划。

实际上,卡梅隆导演是一个深度潜水爱好者,他如今已经有超过上千个小时的潜水纪录,还曾周游世界开展潜水活动,更是常年投身于海洋探险和海洋资源保护工作之中。

...

正是卡梅隆对于“水”以及海洋有着非常浓厚的情感,他才决定在电影《水之道》中将海洋作为潘多拉星球的全新生态圈。

那些通过实践得来的海洋生物知识,也被他大量投射到这片海洋中,例如生物发光现象,掠波翼龙和图鲲的生物习性,都是对现实世界中海洋的一种侧写。可以说,卡梅隆对于“水”的理解首先就是真实。

...

其次则是“包容”。在整个故事的第二幕中,我们被卡梅隆带离纳威人与天空人的冲突,在长达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跟随着萨利一家单纯学习如何依靠海洋生活、同海洋生物共同畅游。

这本质是脱离故事主线的反常叙事方式,但在卡梅隆利用3D技术制造的“突破第四堵墙”的奇观式观影体验之下,一切不完美和不合理都得到了包容。

...

纳威人游泳、入水,跟海洋生物建立羁绊,视觉上从水面逐渐地深入海底,感受被水接纳、包裹的过程。而所有坐在黑暗的影厅里、透过3D眼镜目睹这一切的观众们,同样也是如此。

正是卡梅隆导演对于3D技术的精益求精,最终造就了这一场观众与水之间的“修禅”。

...

这绝对不像大部分3D电影那样,让3D只突出冲击性画面,单纯作为音效的附庸而存在,而是真正地制造沉浸感。

海水的波纹、生物的吮吸、海底地貌所产生的独特交互,这些看似随处可见的细节元素,被卡梅隆作为3D呈现的重点,编织出让观众得以沉浸的奇观场面。

...

正如影片中,卡梅隆借人物之口,对于“水”的富有东方哲学意味的解释那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容纳着善与恶、喜与悲、生与死,它平等的包容着或微小、或庞大的存在,不做评判和干预,只是静静地包裹其中。

对“水”有容乃大的解读,正与卡梅隆对3D的运用不谋而合。在他手中,3D技术就像水一样,是能将观众容纳进银幕世界的绝对利器。在大量的主观镜头下,得以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忘却烦扰,纯粹地在这样一段“蓝色时刻”中进入到银幕中的奇幻世界里去,跟纳威人一同被包裹在“水”中。

...

我们的人生中,总是贯穿着“不完美”。这种不完美,也贯穿在影片《水之道》的每一个角落当中,不完美的人物,不完美的海洋生态,甚至是技术上的不完美……

但最终,都在卡梅隆对3D技术的创造性运用和对银幕奇观的真诚构建下,得到了“包容”。

当我们用一个宏大的面对“系列作品”的眼光,来看待这部不完美的《水之道》时,或许会从中发现更多的精彩。不完美注定是遗憾,却也是希望和留给未来的更多余地。

...

作者| 黄摸鱼;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