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最后的生还者 第二季》放出了第三集,我意识到它保持着与第一季同档次的高质量水准,豆瓣页面上那些大放厥词的评论更像是国内审美教育低下造成的恶果。谈到影视评价,我自认为是一个恶毒且挑剔的观众,但在看《最后的生还者 第二季》前三集的时候依然挑不出半点毛病。如果你厌倦了疲软不振的院线电影,厌倦了粉红泡泡似的国内网剧,厌倦了毒品一样的短视频,那么在五一假期来临之际,我向你诚挚推荐《最后的生还者 第二季》这部剧集。如果你还没看过第一季的话,那么我建议你先看第一季的故事,再考虑是否要追更第二季,毕竟每周等待剧集更新是一种难熬的体验。
剧集第一季早在两年前已经放送完毕,来自HBO的优秀主创团队深谙《最后的生还者》这款游戏的精髓所在,在末日背景下杀戮真菌丧尸只不过是刺激味蕾的调味料,讲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这道菜肴的食材鲜味。要在短短8集篇幅的剧情里讲完一趟父女终末旅行并不容易,更何况要时刻迫使人物在面对外界危机和内心困境时作出艰难选择,将故事一步步引往悲剧,于是在改编影视化的处理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加工。
如果只是要看飒爽的主人公把丧尸打得落花流水满地找牙,大可以将堪称青少年回忆的劣质动作电影《生化危机》六部曲掏出来反复品尝,观影的时候肯定能够与导演的心情同频共振,反正保罗·安德森压根没考虑过讲好镜头下的故事,他唯一在意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妻子拍得又好看又能打。
《最后的生还者》从未向观众兜售过刺激的血腥场面,也没有以俊男美女为噱头,每一个镜头都在为故事服务、为人物服务,即使到了悲剧锚点的第一季最终集,也依然拍得干净利落且克制隐忍。放在俗套的影视作品里,导演肯定要将乔尔为救艾丽,在医院大楼屠杀火萤士兵的动作戏塞满整集结局,再伴以激昂的伴奏和热血的运镜。但这是《最后的生还者》,乔尔在医院大楼里杀死士兵的每一个瞬间被赋予了冷漠麻木哀伤的味道,因为导演要告诉所有观众,乔尔的屠戮对他本人来说,同样是无比沉重且无法释怀的,他双手染上的鲜血永远无法洗去,直到长眠土下为止。
第一季乔尔屠杀火萤士兵的结局,也是第二季火萤遗孤执意报仇的开始。早在多年前,无数游戏玩家都知道了乔尔在游戏《最后的生还者2》里的结局,为此纷纷大骂游戏厂商顽皮狗,恨不得将《最后的生还者2》踩在泥土里永不翻身。乔尔陪伴着玩家走过很长一段旅程,玩家已经将自己当成了乔尔,将艾丽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可是游戏续作的故事却借由火萤遗孤的双手,用高尔夫球棍狠狠虐杀了乔尔,同时也狠狠虐杀了玩家的心情。
在骂了那么多年之后,《最后的生还者2》重置之后又重置,上完PS5就上PC,玩家早就骂累了,唯一期望的是《最后的生还者 第二季》剧集能否弥补玩家的遗憾,改写乔尔的命运。
所有人都期望火萤遗孤会因为乔尔救了自己的性命而放下仇恨,期望大本营里的伙伴们能够及时来援,期望那根早在几年前就举起的高尔夫球棍不要再次落下。
悲剧总是要来临的。《最后的生还者 第二季》仅仅只有7集,却使用了整个第二集讲述了何为失去。当你以为生活如同火车那般沿着日常的轨道行驶下去,却无法料到火车前行的轻微颤动,早已引发了远处山坡上的雪崩,无法阻挡的力量将会摧枯拉朽地毁灭习以为常的生活。
火萤遗孤没有感激乔尔救了自己一命,依然怀着愤怒和泪光对乔尔进行虐杀。
大本营的伙伴们受到了尸潮的冲击,几乎伤亡殆尽。
那根高尔夫球棒还是落下了。
网上许多声音都在抨击艾丽的饰演者不好看,不符合游戏里的艾丽,从第一季第一集开始骂,骂到第一季剧终总算闭上了嘴巴。到了《最后的生还者 第二季》第一集开始放送,那些声音又再次响起,导致我陷入疑惑,艾丽的饰演者是不是真的不及格呢?但是当我隔着屏幕感受到艾丽目睹乔尔当面被杀之后的崩溃,我再次选择相信艾丽的饰演者,她有能力演好这个角色。
果不其然,在《最后的生还者 第二季》第三集,艾丽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隐忍。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她始终在压抑着自己的愤怒和杀意,唯有在小镇医院长廊的阴暗灯光下露出了冷漠麻木哀伤的神情,一如当年乔尔屠杀火萤士兵的模样。
谈到这里,我必须称赞《最后的生还者 第二季》第三集。第三集的时间距离第二集的寒冬时节已经过去三个月,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在这整整一集故事里,镜头前没有出现过一头能动弹的丧尸,也没有出现过一场打斗,而是用了一整集的时间讲述了人们在经历过沉重的失去之后,如何重建伤痕累累的小镇,如何舔舐无法忘怀的伤口,如何让内心堆积的哀伤随着冰雪一同在初春融化。
可无论如何,哀伤并没有消失,它只是从冰雪融化成水,静静流淌,时刻撩动着人们脆弱的神经。
所以艾丽选择了再次出发,她和同伴背上枪支,骑上马匹,踏上了漫长的旅途。
玩家们都知道游戏剧情,知道艾丽在西雅图的遭遇,知道她的选择和结局,知道主创团队很大概率不会修改故事脉络,也知道自己观影的时候依然会为了故事情节感到愤怒、委屈、难过和不忿。
那又如何呢?这就是悲剧的魅力,就像我很喜欢的国内剧集《漫长的季节》一样,我们早就知道了故事的结尾,一个响指已经打起,远方的事物已然崩坏,角色们毫不知情,他们还在跌跌撞撞地挣扎向前,走向命中注定的结局,而我们依然为此牵肠挂肚。因为故事动人心弦的关键所在,从来不在于所谓的结局,而是在于人物为何要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