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连看了三部电影,凑巧分别呈现了童年(《潘神的迷宫》)、少年(《芬妮与亚历山大》)和青年(《阿黛尔的生活》)的人生片段。不过前两者是静态的、架空的,而且醉翁之意不在酒;后者涉及动态的成长,朴实无华,却是我最喜欢的一部。

潘神的迷宫 (2006)7.92006 / 墨西哥 西班牙 / 剧情 战争 奇幻 / 吉尔莫·德尔·托罗 / 伊万娜·巴克罗 塞尔希·洛佩斯芬妮与亚历山大 (1982)8.71982 / 法国 瑞典 西德 / 剧情 / 英格玛·伯格曼 / 克里斯蒂娜·阿道夫森 伯杰·阿斯特

说实话,纯青春题材的电影难拍极了,因为每个人都曾经历过,一点猎奇的优势都占不着。要想拍好必须潜心观察,去除雕饰,甚至大胆地剖析自身。有限的观影经历中,只有《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在片尾上借父亲之口提到一嘴,让零散的文本顿时熠熠生辉。而《阿黛尔的生活》扎扎实实拍了三个小时,拍得一点不拖泥带水,好看极了。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2017)8.92017 / 意大利 法国 巴西 美国 荷兰 德国 / 剧情 爱情 同性 / 卢卡·瓜达尼诺 / 艾米·汉莫 蒂莫西·柴勒梅德

影片用超量的大特写,伴以轻灵的空镜头,完美地呈现了青春中独有的成长足迹和生活脉搏。镜头几乎贴着演员的鼻子完成,青春的气息就在一呼一吸间扑面而来。

电影面上在说爱情,包括“对事”和“对人”思维的对立,以及人生格局的不同注定只能相爱而非相伴等等,但实际上在谈成长,必须在情感和欲望十分暧昧的青春中完成的成长。观众跟随阿黛尔一步步走出舒适圈,探索、认识、接纳自己。有趣的是,这种自我探索依然具有强大的社会属性。多余三个人的场景中,阿黛尔眼神飘忽,正反打的镜头迅速切换,节奏瞬间变得紧张。是的,我们同时通过观察社会的目光和倾听自己的声音构建与世界的边界。越界成为了构建边界时的常态,这包括去爱去拒绝去不知所措;去误会去打闹去撕破脸皮;去没去过的地方吃不爱吃的东西;去追逐想要的生活状态。

当青春落幕时,我们的责任感超越了探索的躁动。若想青春永驻,人必须不断打碎自己,破坏生命中的一切,再从头来过、一点点重建。我们曾经一无所有,所以大胆向前,如今我们有太多责任,再无法承受“重新来过”的痛苦了。而正因为青春定型的瞬间从不完美,我们的生命中才充满遗憾和无奈。

我很爱这部电影,爱它的真实和节奏。说来也奇怪,近些年戛纳得大奖的片子主题和风格未必讨喜,节奏却没有一部差的。不过它也不是完美的,比如性生活的片段在我过于冗长了些。片尾二人重逢诉旧情之前,实在太像噱头。不过转念一想,可能是我太柏拉图了。就像我喜欢电影中的画作、文学、音乐、美食和美景一样,用“性”联结“爱”只是个人的选择而已。把成长拍得这么好,我又有什么好苛责的呢?

阿黛尔的生活 (2013)8.42013 / 法国 比利时 西班牙 / 剧情 爱情 同性 / 阿布戴·柯西胥 / 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 蕾雅·赛杜

最后,其实影片也并非完全“真实”。两次偶遇的拍法都很打动我。或许生活的真相就是除了不期而遇之外没有任何额外的戏剧性。青春中的相遇是缘分,更是过眼云烟。所幸的是,你成了我性启蒙的引路人,我成了你画作里的维纳斯。我们都成为了彼此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不过很遗憾的,也仅仅是一部分。青春没有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