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苍山是指代一个普通大山的意象。但电影开始不久就告知了观众苍山其实是女主角的故乡。在结尾处,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的历史时刻穿插进电影的叙事之中,女主回到了苍山,但苍山已变成了兰陵,而女主的前夫却决定离开苍山,因为苍山已经不是那个苍山。
这样一种地名的变更仿佛并没有改变其“实”,只是见证了不同人的人生轨迹选择。有些人回来了,有些人走了。然而,地名的变更是否确实反映了些什么?回到影片本身,女主和她母亲在苍山最常一起出现的场景——苍山的公园,那个有着巨大的荀子雕像的地方,背后是苍山两个大字,最后借这两个字的摘除显示了更名这一变化。这很难不让人联系到一种古与新的冲突——复古常常以崭新的样貌出现,而作为一种被发明的传统。它的背后其实依然是一种商品逻辑。正如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中主角韩三明比照五十元钞票上的夔门峡和眼前之所见,如果说这里呈现的是传统被直接的物化,符号化的货币景观淹没了真实的遗存,那么在苍山那里,则是虚幻的名压倒了真切的实。同样,影片中的人物行动也屈从于这一逻辑。女主角为了儿子的前途和逃避过去的伤痛,来到上海做家政工作。那真实的伤痛正是女主所需要面对却逃避的,正如她同丈夫说,我既不会回来和你一起过也不会离婚。这样一种心态看似是强烈的报复,但更加反映了女主内心的矛盾和逃避。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女主去上海的行为看成简单的逃离叙事,其本质上是一种躲避。也因为如此,她最终的回归则显明她终将面对以往的一切,不再被外物,不论是儿子的高考还是艺术家的追求羁绊。
如果能够按照这个思路讲述整个故事,那么无疑这会是一部很有深度的电影。但十分遗憾的是,导演设置了太多形式大于内容的情节,比如十分突兀的天桥上读西西弗斯的年轻人、公园长椅后练拳的老者等情节。以及这部电影拍得实在太闷,情节推进太缓慢一小时四十分钟的时长感觉过了很久。或许是导演想要追求的东西太多。
拍这电影的正确思路应该是什么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平行母亲》——以女权为名的母性赞诗/或色彩与结构的互文
阿莫多瓦作为西班牙的国宝级导演,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女性主义电影受到全世界的称赞,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被看作是后现代主义电影和女性电影的典范及先锋。1999年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荣获第5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以及 ...
《诗人》——离散奏鸣曲与表达的权利
想了解诗人的人,必须去诗人的国度。——歌德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看清了当今电影评论圈的本质,针对有些评论认为影片中关于纪录片导演的批判(太冗长、太任性、太自矜)是一种对于影片评论本身的先发制人的阴谋时,他笑得很开心,并认为影 ...